复种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有哪些

复种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复种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一、提高光能利用率

作物叶片是接受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载体,叶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多少,作物的光合面积与作物干物质生产量密切相关。

复种可以一年多熟,既可以通过增加播种面积增加作物的光合面积,延长作物的光合时间,又可提高作物的光合势,将光合时间与叶面积系数统一考虑,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二、提高热量资源利用率

作物(品种)对积温有大致恒定的要求,尽管在不同纬度、不同播期、不同地貌等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幅。依据当地的热量条件及不同作物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对积温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复种方式,可以高效集约利用当地的热量资源。

实施复种多熟的同时,如果采取育苗移栽、套作、地膜覆盖等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生长期,减少农耗期,提高热量资源利用率。

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降水的地带分布与季节分配大致与热量一致,基本上是雨热同季。因而充分利用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降水或灌溉水资源,依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性,合理地进行不同地区复种多熟,可以高效集约地利用水资源。

四、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

与一年一熟相比,复种对地力的利用时间长,得到的生物产量较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北京地区小麦、玉米、高粱两年三熟田块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年生物产量为27427.5kg/hm2,较一年一熟小麦的生物产量约高一倍,随收获物带走的营养元素也增加一倍多,其中被带走的氮、磷、钾分别比一年一熟小麦增加121.1%、175.7%和133.0%。这样如改一年一熟小麦为一年三熟种植,必然增加土壤养分的利用。

五、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

复种在多吸收消耗养分的同时,遗留在田间的根茬量增多,豆科作物生物固氮的机会增多,特别是随着收获物带走的地上部分,通过沤肥、过腹还田等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归还土壤的潜在输入量增大,可使有机肥源增多。

这样复种就可以起到扩大农田物质循环的作用,使土地生产力与作物产量相互增长,土地越种越肥。相反,如果用多养少,生物产量归还的少,施入的肥料少于消耗的数量,必然出现多种少收、土地生产力降低的恶果。

六、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扩大复种面积,增加种植作物的种类,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与饲料绿肥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有利于各种作物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和加工业的发展。

复种增加了作物总播种面积,缓和了棉、油、烟、饲、果、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促进了多种经营。同时,复种指数提高,种植的作物增多,每公顷投入的物质成本增加,用工量增加,产出增加,纯收入一般是增加的。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tech/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