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能为害玉米、高粱、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幼苗。因其食量大、食性暴,所以被称地老虎。
一、地老虎的特征
地老虎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其中分布最广、为害严重的是小地老虎,俗名称做截虫子、地根虫。小地老虎较大,成虫体长约16~32毫米、翅展42~55毫米。黄地老虎较小,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
二、地老虎的危害
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例)是以幼虫为害作物,在幼虫的6个龄期中,1龄幼虫较为为害,吃去植株叶肉,留一纸状表皮;2龄幼虫吃豆粒大孔洞,仍留纸状表皮;3龄幼虫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咬断幼芽;4龄后咬断幼茎,进入暴食为害期。
地老虎成虫白天栖息于杂草、土堆等荫蔽处,夜间进行交配、产卵和吸食。地老虎夜间为害、白天栖于幼苗附近土表
三、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防治的重点时期是早春3~4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