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豇豆与晚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方式

1. 模式茬口安排

一般在1月上旬到中旬播种春豇豆,4月份开始收获豇豆,到6月中、下旬收获完毕,7月上旬开始播种晚稻,7月下旬移栽,11月中旬收获晚稻。晚稻收获后及时翻耕田块,又备种春豇豆。

2. 春豇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豇豆品种一般选择荚形和荚色等适合当地南菜北运外销嫩豆荚销售习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盛、产量较高、耐储运的早、中熟良种,如汕美6号、中南10号、春宝1号、桂丰6号、精纯豆角等。这些品种一般每亩产量可达1500~2000千克,高产的可达3000千克。

(2)整地和施足基肥

①选地和整地

种植豇豆地块最好选择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近中性壤土或沙壤土地种植。豇豆不宜连作,宜实行轮作。在东江村采用水旱轮作方式,即早造种植春豇豆,收获后种植超级稻。豇豆种植前要及早耕翻并犁耙田,耙碎土块耙平田块,然后按130~150厘米宽(包沟)起成龟背状的栽培畦,畦沟深25~30厘米,并在田块四周开通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防止雨后田间积水。

②施足基肥

种植豇豆要施足基肥。一般种植前在畦沟中央开施肥沟施人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9%以上)1500~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千克、磷肥50千克,使豇豆前期有充足的营养,为促进全生育期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播种

采用直播方式栽培,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育苗,一般在1月上旬到中旬播种,每畦播2行,行距约60厘米,株距约25厘米,每穴播种2粒,每亩播3500~4000穴,每亩用种量约2.0千克。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约3厘米厚盖种。播种盖土后3天内每亩用95%金都尔ec60~80毫升对水60千克在畦面喷雾防除杂草。

(4)搭小拱棚盖膜

播种后用小竹片及时搭建小拱棚并覆膜保温保湿促出苗。小拱棚竹片间隔60~70厘米,拱顶覆盖塑料薄膜增温和保温保湿。要尽量保持小拱棚膜内温度达20℃~25℃。苗期温度若高于30℃时要注意揭膜降温降湿、通风换气和炼苗,防止幼苗高温高湿徒长。当豇豆蔓长至25厘米时,应逐渐撤除小拱棚覆盖的薄膜,开始搭架引蔓。

(5)搭架引蔓

拆除小拱棚后,用小竹杆为材料,插搭成“人”字形棚架。棚架高度约200厘米,小竹竿扦插位置距豇豆植株基部10~15厘米,每穴插一根,深15~20厘米,每两架相交,从两两相交的棚架中上部交叉处放上横竿并扎紧。当蔓长30厘米时,要及时引蔓上架,使茎蔓均匀分布,防止相互缠绕。引蔓上架要在晴天下午进行,早上或者雨天刚过不宜引蔓,以防嫩茎折断。引蔓要统一按反时针方向进行绕蔓上架。

(6)肥水管理

①施肥豇豆开花结荚前,基肥施用充足的一般不追肥。开花结荚后,要增加肥水,一般在开花结荚后,每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每隔5~7天施一次,以促进开花结果,保持茎叶生长旺盛。防止脱肥早衰。豇豆采收期长,在第一次产量高峰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保持植株茎叶长势,可促使侧枝上的花序和植株上原来花序的副花芽发育及开花结荚,形成第二次产量高峰,延长结荚期,实现丰产。

②水分管理豇豆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注意控制田间湿度,做好防旱和排涝工作,以免烂根、落花落叶和发生侵染性病害。

(7)植株调整

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芽一律摘掉,第一花序以上叶腋所生弱小叶芽全部摘除,对植株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可留一叶后摘心,使其侧蔓第一节形成花序;主蔓长到200~220厘米时摘心封顶,顶端萌生的侧枝留一叶摘心。结荚后期植株衰老,要及时摘去下部的病叶、虫卷叶、老叶和黄叶,以改善植株底部通风透光条件,延长采收期。

(8)病虫害防治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霉煤病、白粉病、细菌性疫病等,应采取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性、及时清除病叶残株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喷药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害虫主要有豆荚螟、美洲斑潜蝇、蓟马等,应采取及时清除被害卷叶、落蕾、落花及落荚,减少虫源;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制剂,科学合理用药,控制害虫发生为害,并注意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豇豆产品高产量、高品质和农药残留检测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

(9)适时采收

豇豆一般在豆荚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即可采收嫩荚。采收时一手护住花序,一手捏住豆荚基部,轻轻向左向右扭动,然后摘下或在豆荚基部1厘米处折断采下,要保护好同一花序上的其他花蕾,不能连花柄一起摘下。一般在盛荚期每2~3天采收1次,甚至每1天采收1次。

3. 晚造超级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推广种植产量潜力大的超级稻等高产优质水稻良种。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选用适合当地光温等生态条件和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的超级稻良种,如y两优302、y两优1号、特优航1号等。

(2)培育壮秧

要选好秧田,宜选用土层深厚、土质沙壤土、肥力较高的田块作秧田;在播种前12~15天犁耙田.亩施用复合肥15千克作基肥;播种时要做到疏播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1.0~1.25千克,每亩播种量10~15千克。秧苗2.5叶时施断奶肥,每亩施尿素6千克、氯化钾5千克。

(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插秧时秧龄不宜超过25天。移植前在秧田集中喷药防治病虫害。大田插植规格为25厘米×13厘米或24厘米×14厘米,宽行窄株,每亩插1.8万~2.0万蔸,带3个分蘖以上的秧苗,每株插一本苗,带2个分蘖以下的秧苗,每株插2本苗,保证每蔸有3~4苗,每亩插6万~8万基本苗。

(4)科学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方法进行施肥。由于前茬豇豆施肥量大,收获后田间残肥仍较多,在下茬种植超级稻时会进一步分解、释放,供应超级稻吸收,因此,晚造超级稻在施肥上施氮要平稳,亩总施纯氮量12~15千克。要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等叶面肥保养功能叶和根系,防止后期早衰,青枝腊秆到成熟。

(5)合理灌溉

采用薄水插秧、浅水分蘖。前期保持浅水层,亩最高苗数达到25万~30万苗时露晒田,干于湿湿到抽穗,抽穗、灌浆期保持较深水层,腊熟期于干湿湿到成熟。

(6)注意防治病虫害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及时采用对口农药进行预防和防治病虫害,要特别注意预防和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增产增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tech/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