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栽培条件和栽培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别称皱环球盖菇,既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大球盖菇栽培条件

大球盖菇栽培条件

1、温度: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温度5~34℃,最适25~12℃,12℃以下菌丝生长缓慢,超过35℃菌丝停止生长并易老化死亡。

2、水分: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率要求65~70%左右,原基分化空气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发育基质含水率70%,原基分化空气湿度90~95%之间。

3、通风:大球盖菇的菌丝体生长对氧气要求不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2%,子实体生长发育要求氧气充足,二氧化碳过高易形成畸形菇,出菇期应每日通风2~3小时。

4、光照:大球盖菇的菌丝体生长阶段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要求有100~500lx光照,散射阳光可促进子实体健壮,提高质量。

5、酸碱度:培养基和土壤ph4~9菌丝均能生长,但以ph5~6.5为宜。菌丝体生长培养基ph5.5~6.5为宜,子实体生长时的培养料ph以5~6为宜,覆土材料ph5.5~6为宜。

二、大球盖菇栽培准备

大球盖菇栽培准备

1、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

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材料数量大,为此应提前收集,贮存备用。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

2、栽培场地

室外栽培是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温暖、避风、遮荫的地方可以提供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小气候,半荫蔽的地方更适合大球盖菇生长,但持续荫蔽(如大树下的树荫)会严重地妨碍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

三、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

首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主要是防止雨后积水。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0~15厘米,宽90厘米,长150厘米,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

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可不翻土,将菇床建在两棵树的中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果园管理。

2、场地消毒

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泼浇1%的茶籽饼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若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3、材料处理

培养料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可选用以下配方①干纯稻草100%。②干纯麦秆100%,③大豆秆50%、玉米秆50%,④干稻草80%,干木屑20%,⑤干稻草40%、谷壳40%、杂木屑20%。

4、浸草预堆

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浸水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不同品种的稻草浸草时间略有差别。预发酵在白天气温高于23℃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需要进行预发酵。?

5、堆制菌床

堆制菌床最重要是把秸秆压平踏实,草料厚度20厘米,最厚不得超过30厘米,也不要少于20厘米。每平方米用干草量20~30公斤,用种量600~700克。堆草时第一层堆放的草离畦边约10厘米,一般堆3层,每层厚约8厘米,菌种掰成鸽蛋大小,播在两层草之间。播种穴的深度5~8厘米,采用梅花点播,穴距10~12厘米。增加播种的穴数,可使菌丝生长更快。

6、盖覆盖物

建堆播种完毕后在草堆面上加覆盖物,覆盖物可选用旧麻袋、无纺布、草帘、旧报纸等。旧麻袋片因保湿性强,且便于操作,效果最好,一般用单层即可,大面积裁培用草帘覆盖也行。草堆上的覆盖物,应经常保持湿润,防止草堆干燥。将麻袋片在清水中浸透,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覆盖在草堆上。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share/2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