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孢菇如何分类?
双孢菇可分为白色、棕色和奶油色3种。白色双孢菇的子实体圆整,肉质脆嫩,适宜于鲜食或加工罐头,但管理不善易出现菌柄中空现象。
奶油色双孢菇的菌盖发达,出菇集中,产量高,但菌盖不圆整,菌肉薄,品质较差。
棕色双孢菇具有柄粗肉厚、菇香味浓、生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栽培粗放的优点,但菇体呈棕色,菇体质地粗硬,商品性状差。
总体来看,白色双孢菇菇形美、色好、质佳,颇受消费市场欢迎,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二、双孢菇有哪些优良品种?
只有选用和生产优良的菌种,才能保证高产、优质,获得良好的栽培效益。目前,双孢菇的优良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as2796菌株
是我国双孢菇栽培应用最广泛的杂交菌株,适于鲜销和加工。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白色,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生长速度中偏快,在麦粒或粪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强壮有力,一般不结菌被。在含水量55%~70%的粪草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率相似,最适含水量为65%~68%。在16~32℃下菌丝均能正常生长,最适为24~28℃。鲜菇圆整,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柄中粗较直短,组织结实,菌褶紧密色淡,无脱柄现象,每千克含菇90~100只。
(2)176菌株
176菌株是国内最早大面积栽培的贴生型菌种。该菌株丰产性能比较好,抗病性较一般菌株强,较耐肥、耐水。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0℃。
菌丝属匍匐型,呈线索状,菌丝分枝多,分隔短,孢子椭圆形。在pda斜面培养基上,菌丝呈匍匐放射形生长,绒毛菌丝贴生,顶端菌丝稍有气生,稀疏清晰,呈扇状生长。在培养料上,菌丝萌发吃料快,菇床菌丝封面较气生型快3~5天。菌丝爬土较慢,而扭结能力较强,转潮快,出菇齐,稍耐高温,后期产量较平稳。
(3)浙农1号菌株
该菌株是从贴生型176菌株中选育出来,是国内大面积使用的高产稳产菌株之一。该菌株属半贴生型菌株,菌丝浅白色,线状菌丝少,适应性能好,抗逆性强,耐肥、耐湿,出菇早,转潮快。
菌丝培养适宜温度为20~25℃,出菇适温为10~20℃。菇体圆整,菇色洁白,菇顶圆凸,菇柄粗而短,菇体中等偏大。栽培时结菇水要早喷、重喷,产量一般在9千克/平米以上,高的可达15~18千克/平米。
(4)苏锡一号菌株
苏锡一号菌株是从英国引进,分离而来的一个双孢菇新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细密、白色,呈半匍葡、半气生状态。在粪草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匍匐状、束状,比较耐高温。在粪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吃料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
苏锡一号与气生型蘑菇外形上无差别。菇盖圆正、色白,柄粗短,肉质奶白色,菌褶浅棕色。一般每千克80~140只。当水分不能满足要求时,菌盖会产生鳞片。出菇早,转潮快,耐肥、耐湿,具高产性能。
(5)as3003
该菌株为杂交型,适应性广,产量高。菌丝灰白色,基内和气生菌丝发达,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4~26℃。子实体耐高温,菇色洁白,朵形圆整,菇体致密,不易开伞。较耐肥,耐水,适于二次发酵制备的培养料进行栽培。较耐高温,在22℃高温下3~4天仍能正常生长,不易死菇,但在低温时出菇较少,因此,可适当提早种植或春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