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圃的任务是向生产园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壮苗,是种植草莓的关键一环。
(1)整地做畦
育苗圃要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的地块;离生产田较近,便于运输;不能选择有线虫等土壤病虫污染的地块育苗,如果使用连作地,事先要进行土壤消毒。栽前整平地面,每亩施入优质圈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全园均匀撒施,耕翻后做平畦,畦宽2米或垄畦共2米。
(2)栽植
育苗植株栽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选取母本圃中的优质壮苗定植。不设母本圃的可从假植园或生产田选择纯正优质壮苗定植。定植株行距0.5米×(1.2~1.5)米,亩栽800~1000株,宽畦栽2行,各距埂25厘米左右,窄畦在中间栽1行。这样既为母株提供了足够的营养面积,同时又为大量匍匐茎苗提供适宜的生产条件,至秋季可生产草莓苗4万~5万株。
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不深不浅,把根茎植入土中,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管理
母株现蕾后要及早除去全部花蕾,除花蕾可分次进行。如果母株定植过早,匍匐茎就会发生早且多,而形成过早的匍匐茎苗,根系容易老化,假植时生育缓慢。所以要摘除6月以前的匍匐茎,使植株在6月发生较多的粗壮整齐的匍匐茎,这样能在7月生成一批健壮的匍匐茎苗。
育苗地底肥充足,苗期可不再追肥,以防苗徒长。如果底肥不足,可在小苗大量生出后,补施氮肥一次,每亩10~15千克。在匍匐茎大量抽生后,为使匍匐茎苗顺利扎根,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每5~7天浇水一次,要浇小水,切不可大水漫灌。有条件的进行滴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浇水后中耕,及时清除杂草。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杂草滋生很快,应在大量抽生匍匐茎之前彻底清除,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法。及时防治病虫害。
为促进早抽生匍匐茎,在母株摘除花蕾后,可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0毫克/千克,每株用量约10毫升。
匍匐茎大量发生后,要将各条茎在母株周围摆布均匀,以免重叠、交叉,影响幼苗均匀生长,并在产生匍匐茎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及时生根。匍匐茎太密时,可疏除部分细弱者,每母株保留5~10个匍匐茎为宜,匍匐茎长出2~3株苗时摘心,促苗健壮。匍匐茎苗移出前10~20天,切断匍匐茎,以减少母株养分的消耗。每母株繁殖的苗数一般在30~50株,多的可达50~100株。根据需要,长成的匍匐茎苗移出,进入假植圃或生产田。
匍匐茎苗移出后,应加强母株的管理,保证其正常生长。翌春,将母株发出的花序随时摘除,并补充肥料。
春季可在行间空地处,间作早甘蓝、花椰菜等,待蔬菜收获后,匍匐茎正好大量抽生,这样有利于杂草的控制与土地的利用。
育苗园一般在3年后进行轮换,以免长势严重衰弱,感染病害,影响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