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修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梨树修剪的基本方法包括短截、疏剪、回缩、缓放、拉枝等,要根据梨树的不同生长时期和树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不同方法,以在促进梨树的健康生长。

一、短截

梨树短截

短截是对梨树的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的方法,是梨树整形修剪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

轻短截是仅剪去枝条的顶端部分,大约截去枝条全长的1/4。中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中部的饱满芽处剪截,截去枝条全长的1/4~1/2。重短截是在枝条下部或基部次饱满芽处剪截,剪去枝条的大部分,一般为枝条全长的1/2~3/4。

极重短截是在枝条基部轮痕处剪截,剪口下留弱芽或芽鳞痕,促使基部隐芽萌发。剪后一般萌发1~2个中庸枝,能够起到削弱枝条生长势、降低枝位的作用。

二、疏剪

梨树疏剪

将一年生枝条或多年生枝从基部全部剪除或锯掉称为疏剪,主要是去除影响光照的过密大枝、交叉枝、重叠枝、竞争枝、没有利用价值的徒长枝、病虫枝、枯死枝、衰弱枝和过多的弱果枝等。

疏剪减少了梨树总体的生长量,能够调节枝条密度、枝类组成和果枝比例,改善树冠内的透光条件,调节局部枝条的生长势。

疏剪的应用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加中、短枝数量,并且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效益。

三、回缩

梨树回缩

回缩也称缩剪,是指对多年生枝或枝组进行的剪截。缩剪可以改变枝条角度,限制枝组的生长空间,减少枝条生长量,增强局部枝条的生长势,调节枝组内的枝类组成,减少营养消耗,保证营养供应,促进成花结果。

对生长势较强的枝组,去强留弱,可以改善光照,平衡树势;对衰老枝组去弱留强,下垂枝抬高枝头,可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解决交叉枝、重叠枝,采用放一缩一,充分利用。

四、缓放

缓放对一年生发育枝不进行剪截处理,任其自然生长称为缓放,也称甩放或长放。

缓放多应用在幼树和旺树的辅养枝上。由于缓放没有剪口的刺激作用,可以减缓顶端优势,使枝条长势缓和,促进萌芽率的提高,增加中短枝比例,促进花芽形成,对促进旺树、旺枝早成花和早结果有良好效果。

五、拉枝

树若任其自然生长,由于顶端优势和极性较强,角度往往不开张,枝条直立生长,长旺枝多而短枝较少。因此,必须采用拉枝的方法开张枝条角度,控制极性,缓势促花。

拉枝是指用绳或铁丝将角度小的骨干枝或大辅养枝拉开角度,使主枝角度开张至70度左右,辅养枝角度80度以上,以达到整形和早果丰产的要求。

拉枝要注意在枝条的中下部,使基角开张,避免拉在枝条的上部,以防被拉枝梢端下垂,弯曲部位萌发旺枝。

六、刻芽、抹芽

刻芽也称为目伤。春季萌芽前,在枝条或芽的上方0.5厘米处用刀横割呈月牙形伤口,深达木质部,从而刺激芽子萌发抽枝的方法称为刻芽。在芽或枝条的上方刻,可使水分和养分集中到伤口下的芽或枝条上,促进芽的萌发;在芽的下方刻,则可以抑制芽的萌发。刻芽时,注意以刻两侧芽为主,尽可能不刻背上芽。

抹芽也称为除萌。在春季将骨干枝上多余的萌芽抹除。及时抹芽,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避免树冠内部枝条密挤,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七、摘心

新梢在尚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时,把顶端的幼嫩部分摘除叫摘心。其作用是抑制新梢旺长,减少养分消耗,削弱枝条生长势,促进分枝,增加枝条密度,培养结果枝组,促进花芽形成。对果台枝摘心还具有提高坐果率和减轻生理落果的作用。摘心因品种栽培条件和目的而不同,以整形为目的,在新梢有一定生长量时,选饱满芽进行较重摘心;培养枝组时,应早摘、轻摘进行多次;促使侧芽形成腋花芽时,可以晚摘,并以不使侧芽萌发为适度。

八、环剥、环割

在枝干上按一定宽度用刀剥去一圈环状皮层称为环剥。环剥暂时切断了营养物质向下运输的通道,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较多地留在环剥口上方,因而对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抑制环剥口上部枝条的生长势,促使幼旺树早成花、早结果。一般多用于旺树、旺枝、辅养枝和徒长枝等。

环割是在枝干上横割一圈或数圈环状刀口,深达木质部但不损伤木质部,只割伤皮层,而不将皮层剥除。环割的作用与环剥相似,但由于愈合较快,因而作用时间短,效果稍差。主要用于幼树和旺树上长势较旺的辅养枝、徒长旺枝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pruning/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