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合枝

火龙果在种植过程中排式复合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它将直接影响火龙果的产量,那么,火龙果为何留连排式复合枝?火龙果连排式复合枝的留法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复合枝?

复合枝也叫次级结果枝,也就是结果枝上的结果枝。复合枝包括2类:

1.替代式复合枝。从结果枝基部2-3个芽点位置留,可作为此结果枝的替代。

2.补充式复合枝。结果枝截较短,作为结果枝延伸以提高母株单一芽点使用时间。

二、火龙果为何留连排式复合枝

1.枝条的更新换代。结果枝的芽点比想象中使用得快,充足的储备枝条是保证持续高产的基础,单次出花量较大的基地适用性更强。

2.营养疏导。营养流向无效芽点,既浪费了营养,又浪费了芽点(这也决定了复合枝的留枝时间是在大量冒芽之前,而复合枝芽点位置多为相对高点,顶端优势明显;

3.复合枝长势旺。的顶端优势及较短的营养输送距离,有利于培养健壮结果枝;

4.补充芽点。对于枝条量不够,母株芽点发育不良情况较多更为适用。

三、火龙果连排式复合枝的留法

1.位置

结果枝的棱茎方向大体包括3类,红色的两棱行式和黄色标记的中棱突出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分布(少量);

平行茎选留侧棱(可作为母株芽点的补充);

中棱茎留中棱(可作为备用结果枝);

介于两者之间,视芽点延长方向与结果枝整体方向相顺选留;

2.方向

位置和芽点的选择主要考虑结果枝的方向大致统一,以免发生类似情况。

方向考虑的核心是枝条生长出来之后是否会出现较大交叉,这也和气候(留枝期间大风天气是否频繁)及顺枝(在枝条较幼嫩时期,是否整理枝条方向)有关;

3.时间

留枝时间考虑3个因素:

气候。类似枝条前期长势旺,常常呈现笔挺向上生长的特点,因此在大风天气下易出现折断现象,故需避开类似天气。

生育期。在挂果量较大的情况下,不建议留此种枝条,易造成果实偏小。

结合气候因素,留枝时间在全年一批果及次年批花现苞之间,另外可结合各基地实际营养管理表现(冒的芽有力长势旺或弱,肉质茎茎围大小),适当延长或缩短留枝期(海南综合表现较佳的留枝点在11-12月之间,其次为次年2-3月)。

基地整体发展规划。管理得当(营养供应通道建立及结果枝培育(数量、长度及成熟度)等),海南地区火龙果在第二年下半年便会有不错的产量;这种方式先做的是基础,之后做的是产量,是单果重,当然还有品质(品质的管理涉及到较多细节,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4.数量

留枝的整体数量有几个维度可作为参考:

枝条生长的空间是否充足;

枝条长势是否旺盛;

整体留枝量是否超过母株承受能力(老熟枝条饱满度);

5.保养

新生枝条对于气候的剧烈变化敏感,易出现弯头,缺素等现象,需根据情况补充营养元素;

新生芽点脆嫩多汁,是鳞翅目(夜蛾类幼虫)、缨刺目(蓟马类)不可多得的美味,需注意防控;

在补充氮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磷钾及钙质肥,增强木质部韧性,提高抗风性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pruning/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