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干疏层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梨树树体的基本结构设定为树高4.5米,冠径处于4.5-5米的范围,干高为70-80厘米。整棵树分为3层,拥有主枝5-7个,其中第一层包含3-4个主枝,第二层有2个主枝,第三层则为1个主枝。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间距大约在100厘米左右,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间距为80-100厘米。第一层主枝的开张角度处于70°-80°之间,配备2-3个侧枝;第二层主枝的开张角度为50°,搭配1-2个侧枝,各层的主枝和侧枝相互交错、巧妙地插空排列。
在定植之后,于80-90厘米的位置进行定干处理。在第一年的冬季修剪时,精心挑选最上面的一个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中央领导干,留下50-60厘米进行短截;从下部抽生出来的长枝当中选取3-4个作为第一层的主枝,同样留下50-60厘米进行短截,以此促进其萌发分枝,为将来选配侧枝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二层开心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树体的基本结构是树高在3.5-4米之间,冠径为4-4.5米,干高处于60-80厘米的范围。整棵树分为两层,拥有5-6个主枝,其中第一层有3-4个,第二层为2个。层间距大约在1米左右。这种树形具有出色的透光性,最为适宜喜光性强的品种。
在定植之后,留下80-100厘米进行定干。在第一次冬季修剪时,选取生长势头旺盛的剪口枝作为中央领导干,剪留50-60厘米,以下3-4个侧生分枝作为第一层的主枝。在以后的每年,都以同样的方式培养上层主枝,一直到培养出第五层主枝时,去掉第二层,对第三层以上的部分进行控制,最终落头开心形成二层开心形。侧枝要在主枝的两侧交错排列,同侧侧枝之间的间距要达到100厘米左右。
三、开心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树体的基本结构是树高4-5米,冠径大约5米,干高在40-50厘米之间。树干以上分成3个势力均衡、与主干延伸线呈30°角斜伸的中干,因此也被称为“三挺身”树形。三主枝的基角为30°-35°,在每一个主枝上,从基部开始培养背后或者背斜侧枝1个,作为第一层侧枝,每个主枝上有侧枝6-7个,成层排列,一共4-5层,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里侧只能留存中、小枝组。这种树形骨架稳固,通风透光性能良好,适用于生长旺盛、直立的品种,但在幼树整形期间,修剪的程度较重,结果的时间相对较晚。
在定植之后留下70厘米进行定干。在第一次冬季修剪时,选择3个角度、方向都比较适宜的枝条,剪留50-60厘米,培养成为3条中干。在第二年的冬季修剪时,在每条中干上选留一个侧枝,留下50-60厘米进行短截,以后依照这样的方式培养第二层至第三层的侧枝。
在主枝上培养外侧侧枝。在整个整形的过程当中,要特别注意保持3条中干势力的均衡。
四、纺锤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树体的基本结构是树高大约3米,冠径为2-2.5米,干高60厘米。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大型结果枝组(也就是主枝)10-15个,每隔20厘米左右一个,插空排列,没有明显的层次区分。主枝的角度为70°-80°,枝轴的粗度不超过中干的1/2。主枝上不保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其特点在于只有一级骨干枝,树冠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成形迅速,结构简单,修剪量较轻,生长点众多,能够实现丰产早,结果质量优良。
定干的高度为80-100厘米,第一年不进行抹芽操作,在树干40-50厘米上、枝条长度在80-100厘米的,在秋季进行拉枝,枝角角度为90°,其余的枝条则缓放,在冬季修剪时对所有的枝条进行缓放处理;到了第二年,对于拉平的主枝背上萌生的直立枝,距离树干20厘米以内的全部去除,20厘米以外的每间隔25-30厘米扭梢1个,其余的除去。
由中干发出的枝条,如果长度在80厘米左右,可以在秋季拉平,过于密集的进行疏除,在缺枝的部位进行刻芽,促进生成分枝;在第三年控制修剪,以缩剪和疏剪作为主要手段,除了中心干延长枝过弱不剪,一般缩剪至弱枝处,将其上的竞争枝压平或者疏除;对于弱主枝进行缓放处理,对于向行间伸展太远的下部主枝从弱枝处回缩,疏除或者拉平直立枝,疏除下垂枝。在第四或者第五年,中心干在弱枝处落头,以后中心干每年都在弱枝处进行修剪,保持树体高度的稳定。
在修剪方面,应当根据树的生长结果状况来决定,幼旺树适宜采用轻剪的方式,随着树龄的不断增长,树势逐渐缓和,修剪的程度应当适度加重,以便恢复树势,保持丰产、稳产、优质的树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