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设施内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温室生产中,二氧化碳来源很多,但须考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那么,大棚设施内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呢?

一、施有机肥

施有机肥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补充二氧化碳比较现实的方法是在土壤中增施有机肥,也可堆积起来,1吨有机物最终能释放出1.5吨二氧化碳。

试验证明,施入土壤中的有机物和覆盖地面的作物秸秆等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酿热温床中施入大量有机物肥料,在密闭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往往较高,当发热达到最高值时,二氧化碳浓度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100倍以上。

二、设施内外设置反应堆

设施内外设置反应堆

设施外设置反应堆提供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秋季在棚外把有机肥堆积用塑料薄膜覆盖,再用塑料管与温室相通,利用有机质腐烂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供应设施。

另一种方法是在植株间挖深30厘米、宽30~40厘米、长100厘米左右的沟,沟底及四周铺设薄膜,将人粪尿、干鲜杂草、树叶、畜禽粪便等填入,加水使其自然腐烂,可产生较多二氧化碳,持续发生15~20天。

三、施用固体二氧化碳

施用固体二氧化碳

一是施用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操作方便,方法简单,用量易控,效果快而好。但成本高,需冷冻设备,贮运不方便,对人体也易产生低温危害。

二是施用二氧化碳颗粒肥料。二氧化碳颗粒肥,物理性能良好,化学性质和施入土壤后稳定,在理化及生化等综合作用下,可连续产生气体,一次使用可连续40天以上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而且释放气体的浓度随光照、温度强弱自动调节。

四、施用液态二氧化碳

使用时,把钢瓶放在温室内,在减压阀口上安装直径1厘米的塑料管,管上每隔1~3米用细铁丝烙成一个直径2毫米的放气孔,近钢瓶处孔小些、稀些,远处密些、大些。

此法操作简便,浓度易控制,二氧化碳扩散均匀,经济实用,但必须有货源,做好二氧化碳的及时供应,一般二氧化碳纯度要求在99%以上。

五、燃料燃烧

通过燃烧燃料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送入温室中,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还释放出热量加热温室。

利用白煤油燃料产生二氧化碳。1千克白煤油完全燃烧可产生2.5千克二氧化碳(1.27米3)。此法在日本使用较多,比较方便,施肥量与时间易于控制,但需利用专门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白煤油价格也较高。

利用气体燃料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产生二氧化碳,再经管道输入到设施。欧美诸国使用较多。优点是易燃烧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碳纯净,施肥量与时间容易控制,成本不太高。

有沼气的地区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沼气炉或沼气灯,用管道将沼气通入设施燃烧,即可产生二氧化碳,简便易行,成本低。

燃烧煤和焦煤产生二氧化碳。燃烧煤和焦煤,原料来源较容易,但二氧化碳浓度不易控制,在燃烧过程中常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伴随而出。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pruning/1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