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公斤~8公斤乳汁。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

一、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的哺乳母猪

1、日采食量。体重180公斤~200公斤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公斤~6公斤。饲粮中消化能不宜低于12.55mj。

2、粗蛋白质。日粮粗蛋白质不宜低于15%,且最好包括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等。

3、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猪每日随乳汁排出钙12克~16克,磷9克~10克,加之母猪本身正常新陈代谢需要的钙、磷,所以,哺乳母猪的饲料中,每公斤应有0.9%~1%的钙、0.7%~0.8%的磷。含维生素饲料对促进母猪泌乳和仔猪发育是十分有利的。

二、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及影响因素

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及影响因素

1、泌乳量

母猪60天泌乳量:地方小猪种为300公斤~400公斤,大猪种和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如大约克夏、长白等为600公斤左右。

2、放乳次数和间隔

母猪放乳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前期好于后期,白天好于夜间。分娩当天放乳时间最长,达46.75秒,第3天为22秒,以后逐渐变短,到断奶(60天)前1天仅有11.1秒。放乳间隔时间随泌乳期延长也逐渐延长,40天以前大体间隔45分钟~60分钟,40天~60天阶段为60分钟~80分钟。

3、影响因素

泌乳量与猪体重的关系较大,大型母猪泌乳量高,小型母猪或产仔数少的脂用型猪种的泌乳量低。杂种母猪在泌乳量上能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调整母猪产后的待仔数,使其占满全部的有效乳头,可以充分发掘母猪的泌乳潜力,增加泌乳量。患乳房炎的母猪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无乳。产生乳房炎的原因:一是产前减料不及时,尤其是青绿多汁饲料,以及产后加料过急,尤其是高蛋白质、多水分饲料。二是产仔过多,未剪牙,争抢乳头时咬伤乳头,使母猪疼痛,不让仔猪哺乳,进而造成乳房炎症。三是环境和疾病。

三、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掌握投料量

母猪产后不宜立即投料过多,经3天~5天逐渐增加投料量,至产后1周,母猪采食和消化正常,可放开饲喂。在35天断奶的条件下,产后10天~20天的日喂量应在4.5公斤~5公斤,20天~30天母猪泌乳盛期应在5.5公斤~6公斤,30天~35天应逐渐下降到5公斤左右,断奶后应根据膘情酌情减料。若50天断奶,则应在产后40天之前重点投料,40天以后减少投料量。

2、饲喂次数

哺乳期最好要常备料、常备水,让母猪随意吃饱喝足。如果采取顿喂的方式,则每天应喂4次,尽量间隔均匀,晚上最后一次最早应在22∶00时。

3、饮水和投青料

如饲喂生干料,饮水器应保证出水量和出水速度。泌乳母猪最好是饲喂生湿料(料∶水=1∶0.5~0.7)。除了全价配合饲料外,可以给一些甜菜、胡萝卜、南瓜、白菜、豆科牧草等青饲料,对提高泌乳量和改善乳汁质量很有效。

4、饲料结构

泌乳母猪哺乳期饲料应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料要多样搭配,适口、易消化。除植物性蛋白饲料外,最好能有一些动物性蛋白饲料,例如鱼粉等。另外,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不要频变、骤变饲料品种,不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以避免造成母猪乳质改变而引起仔猪腹泻。

5、猪舍环境

保持清洁干燥、安静舒适、空气流通好、日光充足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冬季要防寒保温,防止贼风侵袭。要防止猪舍过度潮湿。每2天~3天必须用无毒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过道。

6、运动

要让母猪带领仔猪在运动场上活动。这样能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乳质,促进仔猪发育。

7、保护乳房和乳头

对头胎母猪要保证所有乳头都能均匀利用,否则就会出现乳房发育大小不均,泌乳量有多有少。仔猪过少,可采取并窝的方式。如没有并窝条件,可采取让一头仔猪吃几个乳头,尤其是母猪后部的乳头,要让仔猪吸吮,以免萎缩。同时保持乳房干净,防止污染。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poultry/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