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雏鸭湿度控制的标准与方法

一般育雏时的相对湿度标准是1~3日龄80%,3~7日龄60%~80%,2周龄以后保持在50%~60%。3日龄时相对湿度80%和雏出孵化器内部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培育雏鸭湿度控制的标准

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饮水过多,食欲减弱,羽毛生长不良,脚胫干瘪,群体生长发育不均,下痢,卵黄吸收不良,灰尘刺激诱发呼吸道疾病等。湿度过大,会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滋生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球虫病、呼吸道疾病、腹泻和消化不良等流行。

虽然常温下各地湿度基本上都在50%~70%,但当保温热源开启后,空气被加热,空气中水分就会减少,湿度随之降低,空气变得干燥,这对鸭群是不利的。因此,在雏鸭刚孵化出的最初几天注意加湿,可增加饮水器和水盆的数量以及适当调整位置。

培育雏鸭湿度控制的标准与方法

育雏2~3天后,雏鸭饮水量大大增加,排粪多而湿,呼吸也大大加快,呼出水分增多,因此,不需要再考虑加湿的问题,反而要十分注意防止湿度过大,保持舍内干燥,给雏鸭创造一个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此时需勤清除粪便,勤换添垫料,保持良好的通风,饮水器和水盆上最好盖有铁丝网,只让雏鸭头颈能通过。

饮水器和水盆应放置在离地网上,地网

夏天适宜的湿度还可防止雏鸭中暑,因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雏鸭会觉得更热,而不善散热的鸭在脂肪层长出后是最怕热的。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poultry/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