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羊只的健康生长,避免疾病的侵袭,对羊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谈谈治疗羊病常用哪些方法,以及如何识别病羊。
一、治疗羊病常用哪些方法?
(1)内服法:包括自由采食法,丸剂、片剂、粉剂投入法,胃管投药法,长颈瓶投药法,灌肠法等。
(2)注射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法、皮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气管内注射法、乳腺内注射和腹腔内注射。
(3)瘤胃穿刺法:羊发生瘤胃臌气时所采用,穿刺部位在左侧肷部窝中央或臌气的最高处。
(4)外用法:主要用于体外消毒和杀灭外寄生虫,常有洗涤和涂擦两种方式。
二、如何识别病羊?
(1)观察被毛与营养:健康羊膘满肉肥,体格强壮,被毛发亮;病羊则体弱,被毛粗糙、蓬乱易折、暗淡无光。
(2)观察眼神:健康羊眼睛明亮有神,望得远、看得清,听觉灵敏,听从放牧召唤,吃草时抢食;病羊则精神萎靡,不愿抬头,听力、视力减弱,流鼻涕、淌眼泪,行走缓慢,重者离群掉队。
(3)观察鼻镜:健康羊的鼻镜湿润、光滑,常有微细的水珠;若鼻镜干燥、不光滑、表面粗糙,是病征。
(4)观察反刍:一般羊在采食30~50分钟后,经过休息便可进行第一次反刍。反刍是健康羊的重要标志,每个食团要咀嚼50~60次,每次反刍持续30~60分钟,24小时内反刍4~8次。反刍后,要将胃内气体从口腔排出体外,即嗳气。健康羊暖气10~12次/小时。病羊反刍与暖气次数减少,无力,甚至停止。
(5)观察皮肤颜色:羊的毛底层或腋下等部位皮肤通常呈粉红色,苍白或潮红则是病征。
(6)观察体温:体温是羊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山羊的正常体温是37.5~39℃,绵羊是38.5~39.5℃,羔羊比成年羊要高1℃,如发现羊精神失常,可用手触摸角的基部或肛门测量体温,超过正常体温0.5℃以上即是病征。
(7)观察结膜:健康羊眼结膜呈鲜艳的淡红色。若结膜苍白,可能是患贫血、营养不良或感染寄生虫;结膜潮红有可能是发炎或患急性传染病;结膜发绀,呈暗紫色,多为病情严重。
(8)观察呼吸:将耳朵贴在羊胸部肺区,可清晰听到肺的呼吸音。健康羊每分钟呼吸10~20次,能听到间隔匀称、“嘶嘶”声的肺呼吸音。病羊则有“呼噜、呼噜”、节奏不齐的拉风箱似的肺音。
(9)观察心跳:健康羊的脉搏,成年羊每分钟70~80次,羔羊为100~130次,心音清晰,心跳均匀,搏动有力,间隔相等;病羊心音则强弱不匀,搏动无力。
(10)观察粪便:健康羊的粪便呈椭圆形粒状,成堆或呈链条状排出;粪球表面光滑较硬。病羊如患寄生虫,多出现软便,呈褐色或浅褐色,有异臭。重者带有黏液排出,因粪便黏稠,多糊在肛门及尾根两侧,长期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