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烯效唑

(1)烯效唑

用于水稻育秧,采用浸种或在秧苗期喷施,可培育矮壮多蘖的秧苗。使用浓度为75-100mg/kg,浸种24小时;或于秧苗1叶1心期667m²喷施浓度为100-150mg/kg的烯效唑溶液50kg。烯效唑喷洒于茎叶,吸收后只往上传导,而不往下传导,因此,土壤施用比用叶面喷施效果好。

脱落酸

(2)脱落酸

在水稻有2片完全展开叶时,667m²用50kg浓度为0.64-64mg/l的脱落酸药液喷施叶面,在8-10℃的低温条件下,幼苗能正常生长,脱落酸可阻止叶片的枯萎死亡。

增产素

(3)增产素

水稻抽穗期、扬花期或灌浆期,667m²用增产素29,兑成浓度为20-30mg/kg的药液喷施,可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使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萘乙酸

(4)萘乙酸

播种时用浓度为5-10mg/kg的萘乙酸溶液浸种6小时,晾干后播种,可培育壮苗,减少因气候不良而造成的烂秧,增强植株抗性;插秧前,用浓度为10-20mg/kg的萘乙酸溶液浸秧根6-12小时,插秧后,缓苗快,新根生长快,成活率高;灌浆期用浓度为20mg/kg的萘乙酸喷施(加0.1%的中性洗衣粉作为附着剂),可以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产量。

(5)复硝酚钠

用1.8%复硝酚钠兑水配成3000倍溶液浸种12小时,可促进种子萌发,使发芽整齐一致,提高发根速度。在幼穗形成时或抽穗期,用1.8%复硝酚钠兑水配成3000倍溶液叶面喷施,有利于开花结实,提高穗重和千粒重。

(6)赤霉酸

用浓度为5-10mg/l的赤霉酸溶液浸泡水稻种子6-12小时,可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使出芽整齐;在水稻开始灌浆时,用浓度为20-25mg/l的赤霉酸溶液喷洒穗部、旗叶,有增加粒重与粒数的作用;水稻稻穗破口期喷施浓度为30mg/l的赤霉酸溶液,可促进抽穗;在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施用浓度为10-20mg/l的赤霉酸溶液,可促进穗分化,提前5-6天抽穗,提早3-4天成熟。

(7)6-苄基氨基嘌呤

开花期或孕穗期,用浓度为10-20mg/kg的6-苄基氨基嘌呤溶液喷施整株,可以促进灌浆,使籽粒饱满,增加产量;始穗后10天左右,喷施浓度为10-10omg/kg的6-基氨基嘌呤溶液,可延缓水稻衰老。

(8)芸苔素内酯

分蘖期用浓度为0.01-0.05mg/kg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叶面喷施,可增加分蘖数;幼穗形成期或开花期,用浓度为0.01-0.05mg/kg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可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增加结实粒与千粒重。水稻开花期喷洒浓度为0.01mg/l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可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9)乙烯利

对需要倒茬的水稻,在乳熟期用浓度为1g/kg的乙烯利溶液喷施整株,有明显的催熟效果;在幼苗期用浓度为100-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喷施叶面,可缩短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增加分蘖,使水稻提早成熟。

(10)多效唑

多效唑可使水稻株型矮壮,分蘖多,抗倒伏。多效唑用于水稻育秧的最佳用药时期是1叶1心期,2叶1心期、3叶1心期也有效,但不如1叶1心期效果好,最佳使用浓度为300mg/kg。对可能倒伏的水稻,在水稻拔节前后或抽穗前30—35天,用浓度为300mg/kg的多效唑溶液喷施叶面,667m²用量约60kg,能抑制茎秆伸长,使节间短粗,起到防止水稻倒伏和增产的作用。若发现秧苗误用了赤霉酸,及时用浓度为50-100mg/kg的多效唑溶液喷施,可以减轻赤霉酸的不良影响。

(11)细胞分裂素

播种前用109细胞分裂素粉剂兑水1kg,配成细胞分裂素100倍液浸种,可促进水稻发芽,培育壮苗,增强秧苗抗逆性。

(12)磷酸二氢钾

在水稻抽穗期喷施营养物质,能加速养分运转,增强叶片后劲,有利于灌浆结实。水稻抽穗期,可667m²用0.2-0.3kg磷酸二氢钾兑水50kg喷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mop/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