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讲生物肥料如何分类,以及生物肥料施用技术与需注意事项。
一、生物肥料分类
1、细菌类肥料:比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光合菌肥等。
2、放线菌类肥料:比如抗生菌肥。
3、真菌类肥料:比如外生菌根菌剂、内生菌根菌剂。
4、藻类肥料:比如固氮蓝藻菌肥。
5、复合型微生物肥料:指由两种微生物按照合适的比例制成的肥料。
二、生物肥料施用技术方法
1、拌种:先将种子表面用水喷潮湿,然后将种子放入菌肥中进行曲搅拌即可,一定要使种子表面均匀粘满菌肥,这样才能播种。
2、育秧:进行床式或盘式育苗时,可将菌肥拌入育苗土中堆置3天,然后再做成苗床或装入育苗盘。营养钵育苗时,可以先将肥料拌入营养土中,再做成营养钵。
3、穴施:先将菌肥与湿润的细土拌均匀,然后将其施在移栽或插秧的穴内,最后直接移栽幼苗或插秧覆土即可。
三、使用生物肥料的注意事项
1、了解生物肥料的生产日期、使用量、用法等有关资料,在有效期期内施用。贮存时要避光、通风、干燥。
2、提倡“早、近、匀”的施用技术,即施用时间要“早”,一般作基肥、种肥与苗肥施用;施入地点离作物根系要“近”;种子与苗肥要拌“匀”。
3、提倡与有机肥混施,可以提高施用效果。
4、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施后及时覆土。
5、不宜与化肥、杀菌剂农药混用,以免影响肥效。
四、生物肥料作用机理
1、生物肥料本身并不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它主要是通过自身微生物生命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
2、生物肥料主要是增进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而且还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分解出来,转变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钾化合物,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
3、生物肥料可以帮助农作物吸收营养根瘤菌,以防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微生物在繁殖中能产生大量的植物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可以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4、生物肥料还可以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生物肥料由于在作物根部会大量生长繁殖,这样就能抑制或减少病原微生物繁殖机会。
生物肥料还有抗e物的作用,减轻作物的病害,微生物大量生长,菌丝能增加对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早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