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使用前如何调整

旋耕机在作业时,一般没有限深轮,施耕的深浅靠位调节手柄来实现,升降的调节靠力调节手柄来实现。本文为朋友们具体介绍旋耕机使用前如何调整。

旋耕机使用前如何调整

(1)水平调整

将带有旋耕机的拖拉机停在平坦地面上,降低旋耕机,使刀片距离地面5厘米,观察左、右刀尖离地高度是否一致,旋耕机前后、左、右应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作业中刀轴水平一致,耕深均匀。

左右水平时,旋耕机左右两侧的刀尖离地高度是一致的,若不一致可通过调节拖拉机左右提升杆长度调整。

前后水平调整:将旋耕机降到需要的耕深时,观察万向节夹角与旋耕机一轴是否接近水平位置。若万向节夹角过大,可调节拖拉机上拉杆的长度,使旋耕机处于水平位置。

(2)传动轴夹角调整

旋耕机挂结好后,测量旋耕机左右两边到后轮的距离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传动轴夹角一样,可平衡工作;若不一致,通过调整拖拉机下拉杆的长度即可实现。

(3)提升高度调整

旋耕作业中,万向节夹角不允许大于10度,地头转弯时也不准大于30度。因此,旋耕机的提升,对于使用位调节的,可用螺钉在手柄适当位置拧限位;使用高度调节的,提升时要特别注意,如需要再升高旋耕机,应切除万向节的动力。

(4)耕深调整

耕作中拖拉机应采用位调节控制,位调节控制操作手柄向下推,旋深增加。耕深调整也可通过旋耕机悬挂高度进行调整。旋耕机耕作深度一般是12-16厘米。

(5)耕作宽度的调整

根据所配套的拖拉机功率和旋耕机工作阻力的大小,调整旋耕机的耕作宽度。其方法是通过增减刀片的数量以达到耕作宽度的要求。工作中,发动机应处于80%左右的负荷下作业,当旋耕机在所规定的耕深和适宜的机器速度下作业时,发动机出现超负荷状态时,需减小耕作宽度。

(6)碎土性能调整

旋耕机碎土性能与拖拉机的行进速度和刀轴转速有关。刀轴转速一定,增大拖拉机的行进速度时,碎土性能差,反之,则碎土性能好。当拖拉机行驶速度一定,刀轴转速愈高,碎土能力也愈强。此外,在旋耕机后面有一块可调节的拖板,其高低位置的改变,也会影响碎土和平地的效果,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其固定在某一位置上。

(7)拖拉机轮距的调整

旋耕机工作时,应使拖拉机轮子行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压实已耕地,故需调整轮距,使轮子位于旋耕机的工作幅内。对于偏置式旋耕机,则拖拉机一侧的轮子应位于旋耕机工作幅内,作业时应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机另一侧的轮子压实已耕地。拖拉机换装水田叶轮带水旋耕时,因叶轮有搅动的作用,可相应调大轮距,增加机组的稳定性。

(8)传动链条张紧度的调整

传动链条的张紧度可通过转动刀轴的方法进行检查,如转动灵活且无卡滞现象,说明张紧度正常。否则,应通过调整装置进行调整。链条调整应注意链条过松而发生爬链现象,过紧则会加重磨损。在进行调节时,注意顶向张紧滑轨的力应在5-10千克,以能压动松边链条为宜,若用劲压不动,则表示链条太紧。

(9)轴承间隙的调整

其调整有两种方法:

①增减垫片。凡内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调的轴承,可用增减轴承盖处垫片的方法来调整轴向间隙。1米旋耕机第一轴、1.25-1.75米侧边传动旋耕机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圆锥轴承,中间传动旋耕机圆柱齿轮轮轴及刀轴花键轴处的圆锥轴承。检查调整后的轴承间隙,若没有测量仪器和专用工具,可凭经验用手转动轴,应无明显的轴向窜动并转动灵活,如过紧,转动困难,则应增垫片,如过松则应抽去垫片。

②调节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内圈可调的轴承,可采用此法来调整轴向间隙。1米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二轴,1.25-1.75米侧边传动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三轴上圆锥轴承,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齿轮箱的锥齿轮轴(第一轴)圆锥齿轮。调节方法为(以1米旋耕机为例):先拧紧大锥齿轮端部圆螺母,锁好止推垫片,然后拧紧另一端圆螺母,用手使轴承转动,直到它不能凭惯性再转动,而后用木榔头敲击轴,使轴承内外圈紧靠,再复查轴承预紧情况,调好后用锁片锁紧圆螺母。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mop/1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