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是指作物播种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播种材料进行消毒、给予某种刺激或补充某些营养物质等措施的总称。如晒种、浸种、药剂处理、菌肥拌种、种子肥育、微波或辐射处理、层积处理等。
种子处理能刺激种胚,提高酶活性,加速贮藏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生活力,防治某些病虫害等,确保作物正常生长,达到优质高产。
1、破壳处理
对于外壳坚硬的种子,如花生、核桃等,需要进行破壳处理,以帮助胚芽钻出。
2、冷水浴法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而瘪籽、病籽以及菌核之类的却漂浮在水面。只需捞出漂浮的种子就达到了选种的目的。
不同种子的浸泡时间不同,如油麦菜等小种子一般浸泡2~3小时,而外壳硬的种子如紫茉莉、波斯菊则需浸泡8~12小时。
3、热水浴法
一般稻谷类种子放在50~54℃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这有助于种子吸水膨胀,启动内部的生理活动。皮厚的棉花籽要放在50~60℃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
4、盐水浴法
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利用盐水比重大的特点强迫劣种浮出水面。
5、药水浴法
在水中加入磷酸三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药物,既能起到选种作用,又能杀死病菌。
6、激素浴法
用助壮素、多效唑、矮壮素等溶液浸种,能使幼苗健壮,出苗齐全。或用药剂(如高锰酸钾、百菌清等)对种子进行消毒,以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和虫卵。
7、包衣剂法
将选取的种子,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对种子进行外层包裹一层含有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的材料,既能提高种子抗病力,又能促使种子肥壮。
此外,保持清洁卫生,选择适当的土壤和容器进行播种,以及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等措施也很重要。不同的种子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了解所种种子的特性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