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牛蒡露地春播生产技术

栽培季节

一、栽培季节

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开始收获,可一直采收到初冬。因露地春播产量较高,生产上以春播为主。

栽培品种

二、栽培品种

目前栽培品种多从日本引进,适合山东露地春季栽培的品种有柳川理想、渡边早生、松中早生等。这些品种早春栽培不易抽薹,裂根少,空心迟,品质好。

地块选择

三、地块选择

进行牛蒡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的规定。牛蒡适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忌连作,适宜ph7.0~7.5。

种植牛蒡还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最好2~3年未种植过牛蒡。另外,也不应选前茬口是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整地施肥

四、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100千克.磷酸二铵30~50千克,硫酸钾20~50千克。根据品种特性,按照播种带东西向深翻土壤60~100厘米。

牛蒡的根入土深,只有深翻土才会使牛蒡根长、产量高、畸形少。翻土时表土与底土分放两侧。表土与肥料拌匀、整细,剔出石块、砖瓦等杂物,放入沟底,底土与肥料混匀放在上层。

一般采用双行垄栽培,即沟宽60厘米,两沟间距60厘米,每沟种植2行,行距40厘米。播种前先浇一次大水,使土壤沉实,再扶垄播种,垄高20厘米。

五、种子处理

将种子晒1~2天后,置于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保持10分钟水温不变,然后冷却至35℃,浸泡8~12小时,反复淘洗,去除抑制发芽的物质。擦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

也可捞出,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保持湿度。经30小时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注意芽不可过长,否则播种时易伤生长点,造成叉根。黑斑病等病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种子重量0.3%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六、播种方法

在垄上按小行距40厘米开两道浅沟,浇水。水渗下后按株距10~15厘米播种,并用1~2厘米湿润土覆平。播种后半天或一天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镇压后再覆土5~6厘米。待幼苗出土时,将土及时拨开。大面积栽培可用手推式播种机播种。

七、田间管理

牛蒡的田间管理并不复杂,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常识。关于牛蒡的田间管理问题,本站《牛蒡的田间管理方法和主要措施》一文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八、收获

根据牛蒡的品种特性,待肉质根长至规定大小,即应收获。收获过早,肉质根未长成,产量低;收获过晚,肉质根老化,易出现糠心,降低质量。

收获时留10~20厘米长的叶柄,上部用刀削去。然后从垄的顺侧挖深80~90厘米,露出肉质根,用手拔出。土质疏松地,可挖深40~50厘米后拔出肉质根。

沙土地可直接用手拔出,而不必挖掘。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挖沟机收获。不论用何种方法,收获时注意勿伤肉质根或拔断。收后去泥土、须根,分级处理。

九、简易贮藏

牛蒡的收获期很长,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可在地内继续生长。一般品种在地内生长贮藏可达1个月左右。晚秋成熟的牛蒡,可在地内贮藏至翌年春季,何时上市,何时收挖。

在收后去尖、洗净、晾干,包以湿布;或装入塑料袋密封,贮于冷库中,0℃贮藏。或选高燥、阴凉的地块,挖坑埋入沙中,上覆塑料薄膜,保持一定湿度。上述方法均可贮藏2~3个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herbs/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