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露地秋季栽培技术与主要措施

牛蒡即是中药材,也可当作蔬菜栽培。本文为朋友们介绍一下牛蒡露地秋季栽培技术与主要措施、步骤,供种植牛蒡的朋友们参考使用。

牛蒡露地秋季栽培技术

(1)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

秋季栽培在10月1日至11月上旬,11月10日左右盖上拱形地膜。

(2)品种选择

秋播牛蒡一般用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野川或大长根白内肌等。

(3)土壤选择

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严,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例如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苍山的庄坞镇,都属于大河的冲积土壤,上下土层均匀一致,非常适宜种植牛蒡。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最好2~3年没有种植过牛蒡的地块。另外,也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4)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晒土,深翻前每亩施入饼肥75千克、优质腐熟的土杂肥5000千克、碳酸氢铵50千克。然后按70厘米一行用牛蒡机打沟,深度1米左右。由于用牛蒡机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40~50厘米、高25厘米左右的垄,用脚沿垄的两侧把垄踩实,或用铁锨沿垄的两侧拍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畸形。

(5)播种

牛蒡的集中产区,应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杀菌剂拌种。然后在垄顶开3厘米深的小沟,浇小水。水下渗后,按3厘米株距播种子,覆土3厘米,每亩用种200克。

(6)间苗、定苗

在1~2片真叶时间苗,在2~3片真叶时按苗距7~10厘米定苗。除去劣苗及过旺苗,留大小一致的苗。早收获上市的留苗间距大一些,晚收获上市的适当密一些,以免间距大,牛蒡直根过于粗大,影响外观质量。

(7)中耕除草和培土

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应向根部培土,有利于直根的生长和膨大。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每亩可用10.8%高效盖草能25~30毫升,加水50~60千克,在牛蒡出苗后,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或用50%精禾草克50~60毫升,兑水15~20千克,在牛蒡出苗后、杂草3~5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

(8)追肥

整个生长期可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厘米时,在垄顶开沟追施尿素,每亩施10千克;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长时,结合浇水撒在垄沟里,每亩施8~10千克尿素;第3次在肉质根膨大后,磷酸二铵10千克、硫酸钾5千克追施,最好用钢筋打孔,施入10~20厘米深处,然后封严洞,以促进肉质根迅速生长,达到高产优质。

(9)收获

秋牛蒡应在6月底采收完毕,以避开蛴螬危害期。采收时,地上部留15厘米长的叶柄,割去叶片,在根的侧面挖至根长的一半时,就可用手拔出。牛蒡收后除去泥土,进行分级捆把,出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herbs/2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