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哪些

温度

一、温度

黄连生长年限较长,需要度过春夏秋冬不同的温度,因此温度对黄连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最适宜黄连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2℃(一般为年均气温13-17℃,雅连要求气温略低一些)。在5℃以下,植株就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但是叶片能在-2--8℃仍能保持常绿,因为冰雪覆盖在黄连叶上能对黄连起到保护作用。

在5℃以上,未开花的植株开始发出新叶,10℃以上新叶生长加快、根茎更加壮实,当达到22℃植株生长开始减慢,直到30℃黄连停止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

水分

二、水分

黄连喜湿润,忌干旱,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在幼苗期至移栽后这段时间,水分直接影响着黄连的出苗率及存活率。当进入营养生长期时,随着叶片逐渐增大增多,蒸腾作用的消耗,黄连需要更多的水分补给。

最后的根茎生长壮实期,虽然根茎在土表

光照

三、光照

黄连的不同生育期对光照的要求不一样。黄连为荫生植物,因此必须搭设荫棚,而且黄连对光的需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而增加,而荫棚光强度的白然变化,最适于黄连生长。

黄连苗期喜弱光怕强光,对光照的要求最少,阳光直射会引起不出苗或死亡,而初搭的荫棚枝条较茂密,光照较少,有利于幼苗出土和地上部新叶的生长,切忌过于阴蔽。

随着叶片的增加,需要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此时的荫棚随着年限的增加,风吹雨淋日晒后棚慢慢变稀,光照逐渐增大,刚好符合黄连对光照的要求。

当最后完全揭去棚上枝条(俗称“亮棚”),黄连的地上部由于强光生长受到抑制,养分转入地下根茎,促进根茎的结实和膨大,而地上部叶片渐渐变黄直至脱落。

土壤

四、土壤

土壤条件的选择对黄连的生长至关重要,因为黄连的栽培年限长,如果没有好的土壤条件,种植的黄连品质不好,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栽培出质量上佳的黄连需要满足

①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因为有机质具有稳定土壤团粒结构,可以缓慢释放养分,有利黄连的生长。黄连的根茎浅,大部分都在5-10厘米的土层中,因此适宜生长在上层为腐殖质肥厚的沙壤土、下层为保水保肥较强的壤土或黏壤上中(俗称“上泡下实”)。反之,土质不好、山顶或洼地排水不好的地方不宜种植。

②土壤酸性不宜过重。

③黄连不适宜于连作。因为连作导致土质不好且土壤病害发生严重。种过黄连的土地需要经过2-3年轮作后,才可继续栽培黄连。同时污染的土壤也不能种黄连。

④植被以杂木、油竹等混交林为好,不宜选土壤瘠薄的松、杉林种黄连。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herbs/2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