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红花味辛,性温。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
一、选地与整地
红花喜温暖和稍干燥的气候,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喜阳光,生长后期如有较长的日照,能促进开花结果,获得高产。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干燥、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沙质壤土为好。
播种前将土壤深翻一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耙细整平,作宽1.2~1.5米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二、采种选种
栽培红花,应当建立留种地。收获前,将生长正常,株高适中,分枝多,花朵大,花色橘红,早熟及无病害的植株选为种株。待种子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收。播种之前,须用筛子精选种子,选出粒大,饱满,色白的种子播种。
三、播种方法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0℃左右温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即可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沟深7~10厘米,按株距10~15厘米将种子点播在沟内,每丛下种3~5粒,播后覆盖草木灰或腐熟的细肥土齐畦面即可。
播种可采取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株距40厘米×25厘米开穴,穴深6厘米,每穴播种5~6颗。每10000平方米用种量24~30公斤。
条播按行距40厘米开条沟,沟深5~6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每10000平方米用种30~45公斤。15天左右出苗。播种期晚的宜密植,早播种的宜稀植。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当红花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开始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弱留强;抽茎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蔸保留2~3株健壮苗。发现缺棵,应选择健康无病壮苗进行补植。
2、中耕除草及追肥
红花喜肥,生长期结合中耕除草及时追肥。第一次间苗除草后,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队水浇施,以利抽茎生长。
第二次定苗除草后,每亩施入畜粪水1500公斤或10公斤尿素,促进多分枝。植株封行前、幼苗长高0.6米左右,当出现大量分枝时进行第三次追肥,这个时期需肥量较大,应重施1次抽茎肥,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000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施后培土以防倒伏。封行之后不再施肥。
红花施用微量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施1次,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有机钙肥、液体多元钾肥,硫酸钾、硫酸硼等微肥,共喷2~3次。
3、排灌水
红花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幼苗期和花蕾期如遇干旱天气,要浇水,可使花蕾增多,花序增大,产量提高。雨季及每次灌水后要及时疏沟排除积水。
4、摘心
第三次中耕除草后,植株高度达0.6米进行打顶摘心,可促进多分枝,多现蕾,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