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栽培技术要点与主要步骤简介

选地与整地

一、选地与整地

三七宜选坡度在50~150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农田以前垡种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前垡种茄科作物,土壤ph5.5~7较好。

地块选好后,要休闲一至半年,并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作土壤消毒。

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公斤、饼肥50公斤,整平耕细,作墒,墒向南,墒宽1.2~1.5米,墒间距50~150厘米,墒长依地形而定,墒高30~40厘米,墒周围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墒土流坍,墒面呈瓦背形。

选种及种子处理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

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满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入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晒干表面水分。用65%代森锌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播种方法

三、播种方法

用工具划印行,以株行距5厘米×6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其他肥料混合)。墒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墒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公斤。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效果。

苗期管理和移栽

四、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苗出齐后进行,后两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大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

三七育苗一年后定植,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系和芽胞。选苗时要拣出病苗、弱苗,并分级栽培。

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公斤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公斤以上的为二级;千条根重1.5公斤以下的为三级。

移栽株行距:一、二级株距为15~18厘米,行距为18厘米;三级苗15厘米×15厘米。

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五、三七的田间管理

三七的田间管理并不复杂,但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三七具体如何进行田间管理,请参阅《三七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工作》一文,这里不再赘述。

六、病虫害防治

三七由于栽培年限长(3年以上)且又生长于荫蔽高湿的栽培环境下,因此,三七病害较多且蔓延迅速,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根腐病。三七虫害一般不构成危害,整个生长期用辛硫磷防治1~2次即可。

黑斑病、根腐病一般用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防治,要连喷2~4次,每隔5~7天喷一次。三七栽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只能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herbs/2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