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简介

知母以干燥根茎入药,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区。

一、选地与整地

选地与整地

种植知母,应选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腐殖质壤土和砂质壤土种植,也可在山坡、丘陵、地边、路旁等栽培。秋季深翻时,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kg,草木灰1000kg或磷钾复合肥30~40kg作基肥。

如土壤偏酸,撒适量石灰粉调调酸度。深耕细耙,整平后,做成130cm宽的平畦。

二、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可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由于种子繁殖有利于防病、抗病,因此采用种子繁殖为主,以根茎分株繁殖为辅。

1、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播种可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初进行,秋播在10~11月份进行,以秋播为好。

2、分株繁殖。秋季植株枯萎时或翌春解冻后返青前,刨出两年生根茎,分段切开,每段长5~8cm,每段带有2个芽,作为种栽。

三、移栽与定植

移栽与定植

移栽在春季或秋季均可,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5~6cm,然后将挖出的知母苗地上叶子剪留10cm左右。按10cm的株距将幼苗栽入沟内,覆土压紧,然后灌透水即可。

四、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待苗高7~8cm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宜浅。生长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2、追肥浇水

苗期若气候干旱,应适当浇水。发芽前每亩追施腐熟的马牛猪粪、草木灰各1000kg,磷酸二氢铵50kg,同时浇水1~2次。移栽后,当苗高15cm左右时,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kg加硫酸铵13kg。在行间开沟施入,结合松土将肥料埋下。

3、覆盖

生长1年的知母庙在松土除草后或生长1~3年的苗在春季追肥后,每亩顺沟覆盖稻草、麦秸之类杂草800~1200kg,每年1次,连续覆盖2~3年,中间不需翻动。

4、摘薹

知母播种后翌年夏季开始抽花薹,高达60~90cm,在生育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养分。为了保存养分,使根茎发育良好,除留种者外,开花之前一律摘去花薹。

5、追肥

知母喜肥,除施足基肥外,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氮肥对根茎增产效果明显,钾肥次之,故在施肥时,应以氮肥为主,佐以适量钾肥,如草木灰、饼肥等。此外,喷施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促使根茎膨大,增产20%左右。7~8月份,知母进入生育旺盛期,这时可每亩喷1%的硫酸钾溶液80~90kg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120kg,隔12~15日喷1次,连喷2次。在无风的下午4点以后喷洒效果最佳。

五、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为害茎基部。受害苗在茎基部呈现褐色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防治方法:栽前土壤用多菌灵消毒;发病初期用70%的硝基苯或多菌灵200倍液浇灌病区。

2、锈病

主要为害根部和芽苞。防治方法:参阅甘草锈病防治。

3、虫害

主要有蛴螬、蝼蛄。防治方法:参阅人参虫害防治。

六、采收、加工与贮藏

在栽植2~3年后收获。种子繁殖的于第三年、分株繁殖的于第二年的春、秋季采挖。据试验,知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期为4~5月,其次是11月。采挖后除去枯叶和须根,烘干或晒干,即为毛知母。趁鲜削去根基外皮,烘干或晒干,即为知母肉。

应置于室内高燥的地方贮藏,应有防潮设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herbs/1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