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拱棚早春种植西葫芦,因为气温和地温较低,连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和光照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在管理上,应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优质高产。
(1)施肥有讲究,基肥是关键
西葫芦要达到亩产15吨,对肥料的质量和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基肥更为关键。基肥可施用腐熟好的鸡鸭粪肥15吨,硫酸钾复合肥150千克左右,磷酸二铵50千克,腐熟好的大豆或者豆饼200千克以上。
如果条件许可,每亩增施牛马粪或作物秸秤1 000千克以上,效果更好。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进而改良了土壤结构,同时增加了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壮大根系。
还应施用1.5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0.5千克二价铁肥,有条件的可增施生物菌肥。
(2)土壤要消毒,治病防盐碱
只要是老旧的大棚或者连作大棚,普遍存在土传病害,盐渍化,自毒物质积累3个问题,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
土传病害可用溴甲烷或维百亩及棉隆进行土壤熏蒸,优点是杀菌彻底﹐缺点是成本高、费工;深翻地,撒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金雷、福美双等杀菌剂,缺点也是用量大,成本高。较好的办法是;移栽时,穴里喷施阿米西达,同时蘸根或者蘸苗盘一次,一般可避免苗期烂根死棵问题。如果用金雷和适乐时采用以上方法也是可以的。
盐碱化可深翻地,大水漫灌压盐碱,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3)前期要促根﹐中期要促果
西葫芦移栽以后﹐直至坐住第一个果实﹐要以促进根系生长为管理中心,促进茎叶生长的方法措施都不能用﹐否则极易产生中期徒长、后期早衰。
前期氮素化肥少用或不用,以磷素肥料为主。生根粉﹑爱多收、茶乙酸和生物菌剂都具有生根的作用,如冲施根多多就能养根护根。
土壤不干旱不能浇水﹐控制水分才能促使根系下扎。温度要以低温锻炼为主。要适当喷施助壮素或大剂量爱多收控长。初果期以后水肥齐攻,加大用量,促进果实生长。
(4)喷花加喷果,坐果数量多
西葫芦是雌雄花授粉作物,为了提高坐果率,只要在8~12时采摘已经开放的雄花,把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就能授粉坐果。
深冬或早春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往往授粉困难造成化瓜,因此要采取生长激素处理的办法,可以用坐果灵或防落素对幼果和花朵进行喷雾。人工授粉5小时以后﹐再采用激素喷果,双管齐下,对保花增果大有好处。
(5)温度控制好,高产质量优
西葫芦对温度的要求偏低,苗期以控长炼苗为主,夜间以不低于10℃为宜,白天为22℃。结果期夜间为12~14℃,白天为20~24℃。高温高湿的环境易造成徒长,降低产量。
(6)病害要早防
嫁接西葫芦主要有根腐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不论哪一种病﹐提前预防是很重要的。在病害没有发生或发生初期,10天左右喷1次阿米西达加铜高尚﹐如不遇到特别恶劣的天气,病害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用以上同样的药剂灌根,可以预防各种根部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