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白菜播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秋大白菜栽培一般选用抗病、结球性好、生育期85~110天的中晚熟品种,如北京新1~5号、山东4号、天津青麻叶、丰抗85等品种。

本文重点为大家介绍秋季大白菜播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选地

选地

大白菜根系发达,生长期间对水、肥需求量大,并易感染病虫害。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附近有水源且排灌方便,前茬为瓜类、豆类作物的沙壤土栽培。播前一周左右将地翻耕,整平、作畦。

二、翻耕

翻耕

凡准备种大白菜的地块,最好在前一年秋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并大量施用农家肥。利用冬季冻垡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并进行养分分解,以培养地力。

至于春茬作物,则要看时间早晚灵活处理。如果春茬作物能较早收获完毕,例如西葫芦、大蒜、甘蓝和小麦,在大白菜播前1个多月就已收获完毕,则在收后立即耕翻一次,其深度为20厘米左右;如果春茬是番茄、茄子、黄瓜和架豆等作物,拉秧腾地较晚,此时切勿深耕,以免大雨后土壤蓄水过多,反而耽误时机。极个别拉秧较晚的作物,因为时间紧张,也可直接起垄播种,这要灵活掌握。

三、整地

整地

大白菜播种前,平整土地很重要,如果地面高低不平,浇水不匀,植株就不能生长一致。高处浇不上水,苗期就会引起病毒病,同时也会因浇水不足而不发棵,造成结球不好;低处因为常有积水,苗子不生长或生长很慢,而且还会在结球期引起软腐病和黑腐病的发生。因此,平整土地不可草率行事。

四、施基肥

大白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要大量肥效长而且能加强土壤保肥力的农家肥料,北方有“亩产万斤菜,亩施万斤肥”之说。

在施用含氮肥料的同时,应注意施用磷、钾肥料,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在耕地前每亩撒施优质厩肥7000千克,配施三元复合(混)肥60千克,随整地翻入。也可在厩肥中按其重量比加入30%的鸡粪或羊粪,每亩施5000千克,再配以高浓度蔬菜(叶用菜型)专用肥50千克;或者按重量比加入30%鸡粪、5%豆饼、1%尿素,混匀后堆积发酵,使之充分腐熟。基肥施入后,结合耕耙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五、种子处理

防霜霉病,可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黑斑病,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冷却晾干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2%~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

六、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白菜的种植密度影响或决定着大白菜的最后产量。在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水分、光照等条件后,适当合理地加大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也就是说,在单位面积上要种植足够的株数,并且使单株长够一定的重量,这样才能夺得高产。

合理密植是大白菜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具体到某一品种,可在咨询有关人员或认真阅读品种介绍的基础上,按照该品种的株幅(植株开展度)来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以株幅的2/3来确定定苗的密度。比如某品种的株幅为90厘米,则可确定其定苗株距约为60厘米。

此外,肥力较高的地块,由于植株开展度大,成菜个体亦大,应适当稀植,反之则应加大密度。一般秋季大白菜早熟品种每亩2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中晚熟品种每亩1800~27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

七、适期晚播

一般来说,当日均温度稳定在24℃时即可播种秋季中、晚熟大白菜,即“立秋”后1周左右。从多年试验及生产情况来看,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发生,除与茬口及环境等条件有关外,还与播期关系密切。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greenhouse/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