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早春茬栽培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品种选择

(1)品种选择

大棚茄子早春茬栽培对品种的要求是:早熟,植株中等偏小,适合密植,增加种植密度;果形和果实大小符合市场需求;植株长势强,坐果能力强,产量高;花的密度大,成花率高,畸形花少。

在低温和弱光照条件下﹐能保持较强的坐果能力,不形成畸形果,果形端正,着色好;高抗茄子病毒病、绵疫病等易发生的病害。可选用快圆茄、紫阳长茄﹑茄冠、齐茄1号,布列塔,大龙长茄等。

整地施肥

(2)整地施肥

茄子连续开花结果性强,因此需肥量较大。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6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7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深翻两遍,使土粪混合均匀。整平畦面后做成高垄,宽70厘米,高20厘米,间距40厘米,垄背中间开一沟,覆盖地膜后用于浇水。

适时播种

(3)适时播种

早春茄子生产,一般于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此时正值严寒季节,温度低、光照差,外界环境不利于秧苗生长。因此,一般采用温室加温或大棚加地热线等方式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4)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完毕后,催芽播种。发芽期温度白天应保持在30~35℃,夜间20~22℃;幼苗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7℃以上。同时,育苗营养土要加一定量的氮﹑磷、钾肥。幼苗期由于根系较弱,吸收能力差,可进行叶面施肥。浇水本着“少而勤”的原则,注意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

苗龄大约70天,培育大龄壮苗。壮苗标准是:具有8~9片真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完整,株高不超过20厘米,门茄花待开。

(5)适时定植

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定植﹐要求棚内的平均气温不得低于10℃,土壤10厘米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3℃左右,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每亩定植2300~2700株。

定植时由于外部环境较差,棚内和土壤的温度不稳定,同时采用大苗定植,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为了满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地温以利于缓苗,要多施有机肥。

(6)适时采收

大棚早春茬茄子必须适时采收,门茄应适当早采收,以兔影响植株生长。对茄以后商品成熟时采收,采收早影响产量,采收晚品质下降,还影响上部果实生长。

对茄以后的茄子的采收标准:茄子尊片与果实相连接的环状带趋于不明显或正在消失。果实光泽度好,采收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因为上午枝条跪﹐易折断,中午含水量低,品质差。特别注意,茄子采收时要用剪刀采收,以免将枝条折断。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greenhouse/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