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但以秋冬季栽培最多,本文介绍秋冬白菜栽培技术,重点介绍大白菜的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问题。
一、大白菜品种的选择
大白菜虽然适应性较强,但要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必须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性好,肥力中等,不积水,排灌方便,无“三废”污染,便于运输的地块。
大白菜应根据不同栽培季节,选择高产优质、市场销量好的品种。夏秋一般选择耐高温湿热的“高抗2号”、“兴滇一号”、“83—1”等品种;冬春则可选择“小杂56”、“早黄白”等品种。
二、大白菜的播种要点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分种,晾干用多菌灵拌种或用0.3%—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或瑞毒霉拌种。或在播种前晒种1—2天可防部分病害。
2、播种方法及密度。采用直播法,理墒后根据品种特点和地力情况打塘点播。密度依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合理的播种密度。如“83—1”一般株行距40×40厘米,亩播4000塘左右,小杂系列株行距35×35厘米,亩播5000塘左右,每塘播饱满种子5—6粒,播种后用细粪土盖塘,并保持土壤湿润。
4、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40—80公斤复合肥堆沤后作底肥一次施于塘内。
三、大白菜的田间管理
1、及时间苗和定苗
地膜覆盖的,在出苗后应及时破膜露苗,并用细土封压膜口。当幼苗长到2—3片叶时,间去弱苗病苗杂苗,每塘留2—3株,当有4—5片真叶时结合第二次间苗,进行定苗,选留健苗1株。
2、中耕除草
间苗和定苗时结合中耕除草,浅中耕,雨季应增加中耕次数,防止土壤板结。
3、灌水和排水
冬春季干旱,容易缺水,应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结球期,更应注意浇水适度。夏秋季高温多雨,要注意雨后清沟,培土、排涝,及时排除沟内积水,以防沤根死苗和病菌的侵袭。我州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夏秋季也会出现插花性干旱。由于高温蒸发量大,也应适时浇水,采用早浇、晚浇,以降低地温,防止高温危害。
4、追肥
一般应抓住莲座期和结球前的两次追肥重点。具体追肥措施是:第一次在定苗后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第二次在莲座期亩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20公斤;第三次是重点追肥期,即结球始期,亩用腐熟清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20公斤。在结球中期喷施1:250倍的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性,生产出外观及内在品质优良的蔬菜,提高商品价值。
5、收获
当大白菜结球紧实后,表明生长成熟,应及时收获上市。成熟至收获的缓冲期为7—10天,若超过10天,将会形成破球抽薹或造成脱帮腐烂,轻者降低商品价值,重者导致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