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贮藏方法有哪些

如何正确储存马铃薯种薯,将是一个与丰收可否息息相关的问题,以下五种贮藏方法是你必须要掌握的。

一、田间堆藏

田间堆藏

田间堆藏的方法是:块茎收刨后,晾干表皮水分,集中到一个地方堆成堆。

一般将薯堆堆成长方形,堆底宽以1-2.5米为宜,薯堆堆得越陡越好。块茎堆好以后用草把薯堆苫起来,方法是用长稻草或麦秸,也可用草苫等,先从薯堆的四周苫起,再从顶部把稻草折弯向下披盖,形成帽子状,最后在顶部用土压好,防止稻草被风刮走。

深冬来临时再盖一层土,并把四周也用土覆盖起来。这种方法适合冬季贮存。在温暖地区薯堆宽度不宜超过1.5米,也可以不必盖土,但需要盖草进行遮光和挡雨。

二、地窖贮藏

地窖贮藏

这种方式包括冬季和夏季地窖贮藏两种,冬贮窖窖址应选在地势高、排水好、避风向阳处。所谓地窖,就是深60-70厘米、宽80-100厘米、长度因储量而定的长方形土坑,薯块就堆放在坑内。具体方法是:

在薯块入窖前在窖的中央每隔1米放置一个出气筒(可用芦苇、高梁秸秆等编成),高出地面0.5米,然后将块茎放入坑内。块茎的厚度以40-50厘米为宜。块茎入窖初期一般不封土,暂用草苫或玉米秸秆等覆盖,以利于块茎进入后熟期和休眠期,同时可避免因温度高、湿度大而导致“伤热”烂薯。严冬时应将通气筒用草封闭。

三、室内贮藏池

室内贮藏池

这种方法是在室内墙角处用砖或土坯砌成宽1-1.2米的贮藏池,池底铺5-10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在沙子上逐层摆放薯块。最好每隔2-3层薯块铺一层麦秸,这样既有利于薯堆透气,也能降低内部湿度,可避免腐烂。

一般情况下,池内薯块堆放厚度以60-70厘米为宜,最后在池顶覆盖10-15厘米厚的沙子(上下两层沙子都应晾干后使用,不宜采用潮湿沙子,尤其是底层沙子)。

四、室内简易贮藏

这种方法适于少量贮藏,农户贮藏少量种薯时多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将块茎装于筐内或麻袋内(不要装在塑料袋或编织袋内),然后置于屋角,也可直接将块茎堆放于屋角内,最后在块茎上或筐上覆盖两层麻袋或其他覆盖物。

五、架藏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贮藏种薯。优点是种薯摊在架层上,更易充分通风和接受散射光的照射,因而可有效地控制块茎病害的蔓延和防止烂薯,这对生长期间病害流行严重的种薯来说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是:

先制作层间距为45-50厘米、宽1-1.2米的多层格架,架的层数和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每层架上可摆3-4层薯块。这种贮藏方法的缺点是块茎失水太多,应在中后期适当进行覆盖。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greenhouse/21720.html

上一篇:大葱沤根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选购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