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质量要求
二氧化碳气体对茄子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茄子不仅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而且还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直接影响茄子的生长发育。
研究显示: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0.03%)提高到0.1%~0.15%,其光合效率可比正常情况下提高2~3倍。
在大棚中二氧化碳相对不足,要通过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促进茄子生长发育。
2、土壤条件要求
茄子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一般来说,疏松肥沃,耕层深厚,排水好、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最好。
沙质土壤,茄子早期发苗快,有利于早熟,但植株容易老化;黏性土壤保水、保肥性好,但不利于茄子早期生长,有利于中后期生长,温度较低时,容易导致区根。
茄子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值一般为5.7~7.6,ph值为6.5左右的土壤最为适宜。
3、生长温度要求
茄子喜温、耐热,害怕寒冷。茄子的不同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也不同。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5℃,最低在11~18℃之间,11℃的恒温条件则不发芽,7~8℃则发生冷害,0℃以下植株受冻死亡。
苗期,白天气温以25℃左右为宜,晚上以15~18℃为宜,夜间温度低于10℃则生长不良。结果期,白天的适宜温度为25~30℃,夜间以16~20℃为宜。温度低于15℃,果实生长缓慢;温度高于35℃,易造成落花和畸形果。
4、光照条件要求
茄子喜光,对日照长度和强度的要求较高。茄子的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光照不足,幼苗发育不良,长柱花减少,产量下降,果实着色不良。长日照下生长旺盛,尤其在苗期,日照时间越长,越能促进发育﹐花芽分化快,开花早。
不同品种的茄子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紫色和紫红色品种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其他品种高。光照弱时,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植株生长弱,产量下降,并且色素难以形成,造成果实着色不良﹐影响茄子转色,降低茄子的商品性。
5、水分条件要求
由于茄子分枝多,植株高大,叶片大面薄﹐蒸腾作用强,植株容易蒸腾失水,造成茄子水分缺乏,影响生长发育,生产上必须适时、适量补充水分。
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浇水过多会使得土壤湿度过大,病害加重,土壤中适宜的含水量在60%~80%之间。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易导致茄子绵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且易造成授粉困难,落花落果。若土壤水分不足,植株和果实生长慢,果面租糙、品质差。
因此,在大棚栽培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又要防止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过大,及时通风散湿。
6、肥料要求
茄子生长周期长,根系发达,喜欢高肥力的土壤和较高的施肥量。对氮、磷、钾的要求,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每生产1000千克茄子需氮3.24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钾5.5千克,钙4.4千克。
氮﹑磷﹑钾配合施用能使植株粗壮,促进花芽分化,产量高。如氮素缺乏,不仅植株弱小,而且开花晚、结果少、产量低。苗期需磷较多,若磷不足,则影响根系发育﹐发根缓慢﹐根系明显减少。磷充足不仅根系发达,而且苗子粗壮,花芽分化也早。
茄子在盛果期对氮、钾、磷的需求量较多,如果此期氮肥不足,短柱花增多,结实率降低。钾是茄子株体形成﹑开花、结实所必需的重要元素,满足它对钾的需要,不仅株体粗壮,而且产量高,品质好。生产中注意及时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