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秋延迟栽培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夏秋露地栽培的茄子,在早霜来临前,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地块就地盖上塑料棚等保护设施,一直延迟采收到12月份﹔二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育苗,8月至9月定植,在保护设施内延迟到初冬采收。
(1)品种选择
大棚茄子秋延迟栽培对品种的要求是:
①中晚熟,植株长势强,结果期长。对栽培环境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强的长势和结果能力,不容易早衰。②对绵疫病、黄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抗性,耐热性强。
③商品果率高,畸形果率低,果形和果实大小符合市场要求。
④适合再生栽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有早圆、新济杂长茄ⅰ号、天津快圆茄等。
(2)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华北地区秋延迟栽培茄子的播种育苗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8月定植,10月上旬开始采收。秋、冬季可利用塑料大棚或保温性能稍差的日光温室栽培,可延迟到12月份或翌年1月;利用草苫覆盖的塑料中小棚可延迟到12月上中旬。
(3)整地施肥做畦
秋延迟茬茄子育苗正值炎热多雨的夏季,因此苗床一定要选地势高燥﹑易灌能排的地块。苗床宜选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以防土传病害。整地时一定先喷药消灭病虫害,苗床适当施肥,一般亩施3000~5000千克有机肥,磷酸二铵30~50千克。苗床宜做成小高畦,宽1~1.5米,有条件时上架小拱,覆盖塑料薄膜,以遮雨﹑降温。
(4)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不宜过早,否则会因苗期温度太高﹑病害严重,秧苗徒长而入冬后生长受抑制。插种期过晚,病害虽轻,但定植后至寒冷季节时间太短,生长期不足,产量不高。因此,应适期播种。在病害轻、夏季凉爽的地区可适当早播,反之宜晚播。
苗期应注意防止大雨浸涝,及时防虫、防病,及时拔草。其他管理措施同越冬茬栽培。夏季气温高,秧苗生长快,苗龄为40~50天。
(5)适时定植
可直接定植在大棚或温室内,亦可定植在露地上,待早霜来临前再扣上保护设施。秧苗栽好后随即浇水,定植后第3天或第4天需再浇一次水。缓苗后要及时中耕、蹲苗。雨后立即排水,防止汉根。
为防止茄子绵疫病等病害的发生,可喷一遍200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为降低温度﹑防止害虫,可在保护地顶部覆盖遮阳网,四周设防虫网。一般是在棚膜上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并在棚室前窗和通风口处用30~40目的白色或银灰色纱网封严。这样既能遮阳防雨,又能阻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迁入。
(6)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外界气温高﹐蒸发量大,在浇缓苗水后适当蹲苗。注意蹲苗不可过度,否则会因土壤干旱面使门茄落花,浇水后应立即中耕松土。从门茄开花至坐果期,应控制浇水,进行蹲苗。
为避免过分干早引起落花,需适当浇水。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门茄坐果后及时追肥、浇水,整枝打杈,去掉门茄以下的叶,追施粪水,每亩1000~1500千克。以后每层果坐住后都要追一次肥,每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5千克、钾肥10千克。
(7)适时采收
及时采收门茄,以免坠秧,影响后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