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品种繁多。
(1)上海慢菜
依抽薹早晚经长期定向选择,现已培育成不同的油菜品种,有二月慢、三月慢、四月慢和五月慢。
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叶面平滑。叶柄绿白色至浅绿色,扁梗,基部匙形。叶色深绿,叶片厚。
阳畦育苗苗龄50~60天,定植后35~50天收获。每1000平方米可产3000~7500千克。尤以四月慢与五月慢抽薹最迟,成为以上各地春油菜的主栽品种。
(2)矮脚黄
南京农家优良栽培品种。株型较小,直立,束腰。叶丛开张,叶片宽大呈扇形或倒卵形,叶色浅绿,全缘,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白色,扁平而宽;耐热性中等,春夏季抗白斑病较差,抽薹较早。抗寒性较强,宜于秋冬栽培。
矮脚黄质地柔嫩,纤维少,味鲜美,品质优良,易煮熟,适宜在江南地区作菜秧栽培。单株重0.5~0.7千克。一般亩产3000~4000千克。
武汉矮脚黄、湘潭矮脚白为类似品种。
(3)高脚白
南京农家优良品种。叶片长椭圆形,淡绿色,叶面平滑、粗、稀。叶柄扁平,上窄下宽,近似三角形,白色。长成的植株,叶片部位略披张,莲座直径50厘米左右,耐热。适合秋季栽培,也可在夏季栽培。
(4)佛山乌白菜
株型直立,束腰。叶片圆形,深绿色,叶面微皱,有光泽,全缘。叶柄白色,半圆形。单株重0.4~0.5千克,亩产2000~2500千克。按叶柄长短又分为矮脚乌、中脚乌、高脚乌三个品系。耐热性强,但不耐寒,适合早秋及夏季栽培。
(5)热抗青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叶色深绿,叶片大而圆;叶柄绿色,宽、厚、扁,叶片、叶柄比值大。抗逆性强,耐热性强,长势旺,移栽成活率高,高产优质。
(6)17号白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的油菜品种,199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长期35~45天,单株重0.4千克,味甜质嫩,品质优良。较耐热,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夏播亩产1410~1500千克。适宜华南各省秋季栽培。
(7)二月白
南京市地方品种。生长期70天。株型直立,株高45厘米。叶片椭圆形,叶色浅绿,叶面平滑;叶柄白色,长15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单株重1.38千克。春、夏季可用做菜秧栽培。
(8)火白菜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品种。生长期35天,6~8月均可播种。株型直立,株高29厘米。叶片椭圆形,浅绿色,叶面光滑。叶柄白色,长16.5厘米、宽14厘米、厚0.4厘米。单株重125克。
(9)热优2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一代杂种。植株直立,株型散。叶片近圆形,绿色。叶柄白色,短而厚。抗热性强,生长速度快。纤维少,易煮熟。适宜夏季作20天左右苗龄的菜秧栽培,每亩用种量1.5千克。
(10)青优4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一代杂种。植株直立,株高35厘米左右。叶片墨绿色。叶柄绿色,厚,粗纤维少,质优。可用作菜秧栽培,每亩用种量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