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还魂草
【异名】
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滴滴花(《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原】
为苫苣苔科珊瑚苴瞢属植物珊瑚苣苜的全草。
【原植物】
虎耳还魂草
珊瑚苣苷 cora11odisctes cordatu1us(craib)bmu [didissandra cordatu1a craib]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外层的叶具长柄,内层叶无柄;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卵形,长1~3cm,宽1~2.2cm,先端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平展,疏被淡褐色长柔毛,老叶上面无毛,
生于海拔700~2100m的山地阴处岩石上。分布于山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6~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性】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淡。”
【功用主治】
健脾,化瘀,止血。主治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1.《贵州草药》:“健脾、止血、化瘀。”
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及刀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
【选方】
1.治小儿疳积虎耳还魂草叶3g,胡椒5粒。蒸猪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2.冶跌打损伤虎耳还魂草3~5蔸,石吊兰、菊叶三七、吉祥草各9g,水煎服。渣可外敷。(《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