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发病规律是什么

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重要虫害,对玉米生产危害很大。

玉米螟发病规律

一、玉米螟发病规律

玉米螟一年发生2—3代,它们通常在玉米抽雄授粉期间达到高峰,此时幼虫可以破坏雄花、雌穗以及它们的茎秆,导致风折、早枯、缺粒和瘦砒等现象。

玉米螟是杂食性害虫,除玉米外,棉花、甜椒、高梁、向日葵都是它喜欢寄生取食的对象。由于玉米螟越冬幼虫的化蛹羽化、成虫产卵和卵的孵化,以及初孵幼虫的成活都需要比较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春季雨水充足、相对湿度较高的年份,玉米螟的发生偏重。

玉米螟的发生还与秸秆还田和重茬有关,这些情况会增加玉米螟的发生频率。

如何防治玉米螟

二、如何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发生严重时会把玉米的茎秆蛀空,迎风折断;雄穗受害,影响授粉;雌穗早期受害,形成空秕粒;中后期玉米螟幼虫顺着吐丝口转入玉米穗苞,专吃玉米粒,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商品性。

如果玉米已经受到玉米螟的为害,可在玉米心里灌40%速杀灭丁3000-4000倍液。如果动手早,每亩撒入bt颗粒剂500-700克更为有效。待玉米抽雄和雌穗吐须时继续用速杀灭丁对准穗部用药。待雌穗受精完毕、玉米须开始枯萎时将玉米须剪掉,可消灭留在玉米须里的玉米螟低龄幼虫,防止侵入穗苞食害玉米籽粒。

在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地方,应设法饲养释放赤眼蜂或螟虫长距茧蜂,可依靠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为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crops/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