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稻施肥的总量控制
施肥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可控因素之一,因此提倡合理施肥。优质稻种植过程中总的施肥量可根据地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由斯坦福方程计算确定。
其中,中等肥力田块按667m²产400-500kg稻谷的目标产量,一般要求施纯氮8-10kg、五氧化二磷4-5kg、氧化钾8-10kg,n:p:k一般为1:(0.3-0.5):(0.8-1.0)。其中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全部作基肥全层施用。
二、优质稻施肥的分期调控
优质稻种植期底肥667m²施45%复合肥30-35kg,最好在耙田前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移栽后5天追肥,667m²施尿素10kg、氯化钾5kg,并进行化学除草;孕穗期根据苗情补施穗肥,667m²施氯化钾3-4kg、尿素2-4kg。超高产攻关除适当提前2-3天播种、移栽外,还应适当增加施肥数量和次数。
具体方法为:667m²施45%复合肥50kg,最好在耙田前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移栽后5天追肥,667m²施尿素5-6kg、氯化钾5kg,并进行化学除草;幼穗分化二期.667m²施尿素5-6kg、氯化钾5-6kg、45%复合肥10kg;幼穗分化四期,667m²施尿素3-4kg、氯化钾5kg。
三、优质稻施肥需要注意什么
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能够为优质稻生长提供较为优质的物质基础,对实现优质稻高产及优质目标有促进作用。种植人员在优质稻施肥时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施肥量,因为施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在水稻培育期间,如果肥料施用量过多,就会使稻米蛋白质含量偏高、米饭色泽和透明度变差、食味口感下降;如果肥料施用量过少,则会使水稻在生长期间出现发育不良的问题,使得籽粒灌浆充实不良、稻米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下降,也会严重影响稻米的品质。
因此,种植户在水稻栽培时,应采取科学、高效的施肥手段,根据水稻田间生长发育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对水稻进行相应的养分补充,进而为水稻栽培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在水稻正常生长过程当中,种植人员可以补充施用有机肥,因为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帮助水稻健壮成长,有利于提升水稻籽粒的发育速度,进而促进其成熟。
此外,增施钾肥、硅肥和有机肥,会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可提高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