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茬与整地
1、选茬。前茬选择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或经济作物为佳,实行3年以上不同作物的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实行麦—麦—豆、米—麦—豆、麦—豆—杂三区轮作方式。
2、整地。实行以深松为主的松旋翻耙,深浅交替的整地方法。
(1)深松。无深松基础地块,进行垄底深松,深度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
(2)平翻。平播大豆进行伏秋平翻,翻深18—22厘米,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翻耙耢结合,做到不漏松、不漏耙、不漏耢,达到播种状态。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耙、耢、播、压连续作业。
(3)垄播大豆。秋翻、耙、耢后起垄,垄向要直,50米垄长直线误差5厘米,垄距误差2厘米,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垅台高度18厘米。
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利用大机械集中耙茬深松。先松一遍,然后重耙两遍,先顺后斜。轻耙带刮板耢子斜向作业两遍,达到播种状态。
二、施肥
1、底肥。底肥提倡以优质农肥为主,公顷施优质农肥15立方米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种肥。化肥做种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以n6p9k3(市斤)为轴,折合为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千克,尿素37.5千克,硫酸钾45千克,种肥施于种侧下方4~5厘米及7-14厘米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三、品种选择
把适应市场的高产优质品种作为用种目标,坚持区域布局,严禁越区种植,选择当地成熟保证率80%以上的品种作为主栽。
1.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
主栽品种为北丰11号、黑河18号和黑河19号等。
搭配品种(品系)为黑河27号、黑河95-750和北丰10号等。
2.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
主栽品种为黑河17号、北丰15号和垦鉴豆2号等。
搭配品种为黑河22号、黑河24号等。
3.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
主栽品种为黑河14号、黑河21号和东农44号等。
搭配品种为北疆1号、黑河25号等。
四、种子处理及播种
1、种子精选
种子播种前要做到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
2、种子处理
(1)药剂处理
种子包衣。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择大豆种衣4号、恩地2号、生物表面活化剂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止孢囊线虫病、根腐病、根蛆等地下病虫害。
药剂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
(2)微肥及菌肥拌种
硼钼微肥拌种,公顷用200克溶于400克热水中,全溶后与种子拌匀,稍加阴干后播种。生物钾肥拌种,按菌液与豆种1:50的比例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微肥、菌肥拌种和种子包衣同时应用时,要先拌种,阴干后进行种子包农,同时必须保证菌肥的生物活性不受影响。
(3)abt生根粉拌种
把abt生根粉4号用酒精溶解后,配成(20—25)×10 6溶液,按药液与豆种1:50的比例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阴干后还可进行种子包衣。
3、播种
(1)播期
气温稳定通过7~8℃,南部地区通常在4月25日~5月10日,北部地区5月1~15日。
(2)播种要求
播量准确,分布均匀,匀速作业,播量与行间误差不超过2%;镇压后播深3-4厘米,要求深浅一致,不漏种、防深、防下窖。
①双条精量点播的,垄上双条行距12厘米。
②大播种机平播或平播后起垄的,要求行距相等,行间误差不超过1厘米,地头整齐,不重不漏、地头重播长度不超1米,漏播不超30厘米。
(3)种植密度
早熟、繁茂性差、主茎类型品种适当密,保苗30万株/公顷左右;反之,保苗在25~30万株/公顷。各地可根据实际与品种特性适当确定密度。
五、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要根据当年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墒情好的地块要以苗前土壤处理为好,墒情不好要在苗后用药。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水分大用低量,反之用高量。
土壤处理要坚持复方处理,主要配方如下:
(1)70%赛克滓300~ 600克/公顷+90%禾耐斯1 250~1 900毫升/公顷。
(2) 48%广灭灵800~1 000毫升/公顷+70%赛克津300-600克/公顷。
苗后灭草剂除禾本科杂草的有:15%稳杀得、12. 5%拿捕净、10. 8%高效盖草能、5%精禾草克:除阔叶杂草的有25%虎威、21.4%杂草焚、48%广灭灵等,混合配方有:
(1)5%精稳杀得750~1 000毫升/公顷+25%虎威1 000~1 500毫升/公顷。
(2)10.8%高效盖草能450~525毫升/公顷+21.4%杂草焚1 000~1 500毫升/公顷。
(3)10.8%高效盖草能450毫升/公顷+48%广灭灵500~700毫升/公顷+25%虎威600毫升/公顷。
2、中耕
(1)铲前趟一犁。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达到灭草、松土、提温放寒的目的。
(2)铲趟。及时铲趟,作到三铲四趟,铲趟不脱节,于大豆封垄前结束,秋后拿一遍大草。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
3、病虫防治
(1)蚜虫和红蜘蛛。用3%莫比朗乳油600毫升或10%的比虫啉300克或1.8%的阿维菌素500毫升,兑水300~400千克叶喷。
(2)食心虫。根据虫情测报,在防治适期内用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用量1. 5~2.0千克,制成毒杆熏蒸。
(3)灰斑病。在大豆花荚盛期,当叶片有30%以上出现病斑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量1.5千克,兑水450千克喷施。
六、收获
1、收获时期
人工收割,有10%叶片尚未脱落,豆粒归圆时进行;机械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2、收获质量
人工收割,割茬低,不丢枝,不掉荚,放铺规整,及时拉打,损失率小于2%;机械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5~6厘米,损失率不超过3%。质量要求:按不同品种单收、单打、单放。破碎率不超过2%,杂质不超过1%,虫食率不超过1%,青眼率不超过2%,含水量在1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