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

整地施肥

一、整地施肥

玄参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平原、丘陵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地势以向阳、背风、低坡为宜。前茬作物应避开白术茬,以减少病害。

整地前,先撒施优质有机肥6-7.5万千克/公顷,三元复合肥750-900千克/公顷,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深翻整地时要清除残株落叶,拣去石块,使土壤疏松。

北方地区多垄作,垄底宽60厘米;南方地区多畦作,畦高20-25厘米,宽120-140厘米,畦间距25-30厘米。山坡地要“横山”做畦,以防水土流失,同时注意开好四周排水沟。

种植密度

二、种植密度

玄参适当密植可以增产,每平方米栽植株数应不少于12株,才能保证产量稳定而且高产。如果栽植株数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产量。

覆盖地膜

三、覆盖地膜

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地膜栽培,延长玄参生长期,增加产量。

在播种后并整好的垄面上用幅宽50厘米的超微膜覆盖,两边用细土压实,保证垄背采光面30厘米以上。幼芽出土后及时破膜接苗。

四、中耕锄草

玄参的苗期要求有疏松的土壤环境。农谚有“锄头有三宝,有水,有火,能锄草”。中耕锄草可蓄水保墒,提高地温,防除草荒,促使壮苗。当玄参出苗时,有草就要拔除,除草时松土不易过深,避免伤害根块。6月份以后植株已长大,不必松士。

玄参在封垄前追1-2次磷、钾肥。在植株旁开小穴或沟施下,覆土盖实,进行根部培土。

五、追肥

生长期一般追肥3次。齐苗后施第1次肥,每亩施人粪尿500-1000千克,促使幼苗生长。当苗高35厘米左右。

玄参生长即将转入旺盛期时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1500千克、厩肥1500千克,促使地上植株快长。此时气温较高,在行间应铺一层树叶或嫩草,以降低地温并保持土壤湿度。

于7月上中旬玄参开花初期进行第3次追肥,以施磷钾肥为主,每亩沟施过磷酸钙50千克及草木灰300千克,施后盖土,以促使玄参块根膨大。

六、培土

培土是玄参栽培的重要措施,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玄参芽头着生过浅,易露出地面,影响块根膨大。培土可以保护芽头,使白芽头增多,减少花芽、红芽和青芽,提高芽头质量,还可起到保肥、固定植株、免受风害、保墒防旱的作用。

培土多在6月中旬进行,用锄头将畦间土壤培在植株旁边即可。优点是可保护子芽,使子芽增多,芽瓣紧凑,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以提高子芽质量,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湿抗旱保肥等作用。6月中旬施肥后进行培土。

七、打顶

南方各地在玄参开花后,每株选留1个健壮的主茎,剪去其余的芽。7-8月植株长出花序时,将植株顶部花序摘除,不使其开花结籽,使养分集中供给根部生长,促进根部膨大提高产量。

但据北方打顶与不打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打顶对根的产量并无影响,故北方各地在大面积生产中不需要打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crops/1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