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地肥力、土壤性质、生育期、降水量、活动积温、生产水平、栽培模式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大豆优良品种。
(2)提高整地质量
坚持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深松30 cm以上,春整地要及时镇压保墒,提高整地质量,达到无根茬,无堑沟,无坷垃。
(3)适时播种
晚春播。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播期过早,温度低,出苗慢,容易烂种感病,造成缺苗,播种过晚,不能充分利用生育期,影响正常成熟;早夏播。夏播大豆在7月20日前播种结束,播期早产量高,播期晚,产量低,风险大。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机械精量点播、穴播、条播;播种质量,下籽要均匀一致,不重播、不漏播,覆土一致。
(4)补种补栽
播种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缺苗严重的地方,及时补种补栽,采取就地移苗补栽,要多带土、多坐水,提高成活率;总之,要做到苗全苗壮。
(5)深耕松土,增温提墒
当大豆子叶出土后,进行深松,“豆子顶瓣,不怕土盖”。深松好处很多:杀草效果好,灭草率90%以上;可以蹲苗,促苗早生快发;提高土温2-3℃;疏松、活化土壤,加速土壤有机质矿化;增温提墒,防止水分蒸发。
(6)适时追肥
一般每公顷基施优质农家肥15 吨、三元复合肥300 kg;当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每亩施尿素3-5 kg,同时适量追施磷肥;大豆开花期是需肥高峰期,一般每亩施尿素5-7 kg,增补钾肥5-7 kg,补施粒肥,一般用2%的过磷酸钙0.5%的尿素溶液,每亩喷洒50 kg。
(7)合理密植
大豆长出1~2片真叶时,剔去疙瘩苗和拥挤苗,当长出2-3片真叶时,剔去瘦弱苗和杂苗。春大豆一般每亩留苗1.2万-1.3万株,夏大豆一般每亩留苗3.0万~3.5万株。
(8)化学药剂除草
播后苗前施药,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 500-3 000 ml。茎叶处理,当杂草2-4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 500 ml;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1 000-1 500 ml,兑水200 l喷雾;或每公顷用72%都尔2 500-3 500 ml加48%广灭灵800-1 000 ml喷雾;8月上旬草籽形成时,人工拔除田间大草。
(9)化控防倒
大豆植株生长过旺,喷施多效矬等化控剂,保花保荚,防止倒伏。
(10)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复合剂拌种。苗期害虫、红蜘蛛、蚜虫、大豆食心虫等,认真搞好田间预测预报,一旦发生,选择适宜对路农药,并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