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养河蟹死亡原因分析

河蟹暂养利润丰厚,但不少养殖户片面追求暂养规模,忽视河蟹暂养技术的提高,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经济损失颇大。

一、河蟹暂养时的死亡原因

河蟹暂养时的死亡原因

1、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需要进入海江交界处的咸淡水区域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暂养,会造成体内渗透压过高而亡。

2、河蟹质量差:暂养河蟹规格不同、暂养密度高、暂养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互相残杀,规格小的死亡率高;如果暂养蟹中有病蟹造成疾病传染,暂养蟹因发病而死亡。

3、暂养环节多:部分暂养户起捕河蟹时,先用封闭型网箱暂养,后来又转入土池中暂养。由于网箱孔目是河蟹攀爬的附着物,密度较高时,容易折断河蟹附肢,有些河蟹会因步足受损丧失保护能力而死亡。

4、生态水平差:有些暂养户仅以防逃为重点,忽略了河蟹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以上原因致使暂养蟹死亡率提高。

5、投饵量不足:水温在4℃以上,河蟹仍会摄食。如投饵量不足,加之暂养池天然饵料生物少,会造成河蟹为争夺有限的饵料而互相残杀,部分河蟹蜕壳不隧而亡或因索饵而逃跑。

二、河蟹暂养的注意事项

河蟹暂养的注意事项

1、暂养池的选择

综合考虑到水源、水质、淤泥、水体交换等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溶氧丰富的微流水附近,淤泥沉积少、水生植物覆盖率在40%以上、僻静处、注排水方便的塘口,面积3~5亩,水深1.5~1.8米。暂养蟹入池前半个月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既可杀灭病原体,又可提供ca2+,提高ph。

2、暂养蟹的要求

暂养蟹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甲壳、附肢完整,无病、无伤,并一次放足。选好的河蟹用4%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消毒杀菌。放养过程中如遇软壳蟹、顶壳蟹,应单独剔出暂养于壳变硬后,再放入暂养池。

3、减少暂养环节

最好不要用网箱暂养河蟹,若是暂养时间短,可在箱体四周铺设水花生进行网箱暂养。暂养密度应视暂养条件、管理水平及暂养时间长短而定,一般掌握在每亩150-200kg;经过长时间运输的河蟹,入池前应逐只进行检查,剔除伤残蟹、垂死蟹、死蟹和病蟹,最好分级分池暂养,以利于捕捞出售。

4、暂养病害防治

在河蟹暂养时,定期泼洒0.5毫克/升强氯精消毒水体,每半月用土霉素拌饵投喂,连喂5天,预防蟹病;若出现蟹腹部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拒食现象,可用用2毫克/升的土霉素和蟹康宁ⅱ号拌饵投喂;若发现水老鼠、水蛇、青蛙等,可用药物(捕)杀、工具捕杀、人工捕捉等方法除害。

5、暂养管理措施

若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暂养对象选择绿蟹会降低死亡率,因为它们不需完成生殖蜕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河蟹的暂养时间一般以1个半月到2个月为宜,尤其是水体面积小、水质差、水体交换转慢、河蟹暂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暂养时间更应缩短。

日常管理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新,每5~7天选择中午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5厘米,每20~3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增加池水钙质,每天要捞除池中残饵、杂物、死蟹等;每天投饵一次,投喂量为暂养蟹量的3%~5%,其中动物性饵料占60%,确保河蟹健康上市。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zzsn.net/aquafeed/22547.html